第25章 长歌当行(1 / 2)

  赵承不仅武功了得,书法也有大家风范,实则文武双全,不过赵吉偏爱赵楷,对赵承的字没有给予任何的肯定,只是在武功方面予以褒奖。

  赵承目光与赵檀香相遇,“檀香妹妹。”语气甚是亲切,大概是他从苏家军中来,对赵檀香有种自然的亲近感。

  赵檀香还礼,“参见承王陛下。苏芬芳姐姐可好?”

  “好的。”赵承忽然脸色泛红,毕恭毕敬第对赵吉行礼,“儿臣有意迎娶苏芬芳为我的王妃,恳请父王恩准。“

  赵檀香发觉赵承的披风上竟然也有一个丞字,缝得也是针脚粗糙,赵檀香忍不住一笑,这一定是苏芬芳的杰作,难为一个拿刀的女将军拿起绣花针为情郎缝制披风。

  第25章 长歌当行

  “长歌正当行,行军路遥遥,

  苏家好儿郎,为国戍边疆。”

  苏芬芳想起儿时父亲苏长歌挂在嘴边的一句歌词,曲子是叔父苏长远所做,词大概是苏长歌随手填的。苏长远擅长吹笛子,夜里他吹起竹笛,苏长歌在旁喝酒,跟着吟唱。

  苏俊身上的披风有赵檀香缝制的苏俊二字,赵檀香不知道苏长歌的披风上也有这句歌词,绣得工工整整。苏芬芳效仿的不是赵檀香,而是她的母亲。

  苏长歌的娘子,苏芬芳的母亲,旁人以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其实一度是皇城最红的歌姬胡春风。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胡春风一折杨柳腰,一曲琵琶怨令无数人倾倒。

  胡春风的父亲本是一介儒生,积极加入儒生的议事,百名儒生联名上奏弹劾当朝蔡宰相结党营私,落得一个妄议朝政的罪名。胡春风的父亲慷慨赴死,临终前写了一封血书表明对君主的赤胆忠心,血书压根没有寄到皇上面前,而是成为一张废纸丢进了大牢的火炉里。可怜的是女儿胡春风本是色艺双全,从此坠入贱籍。胡春风年纪轻轻送到了歌舞坊,一曲春风拂过皇城,闯出了艳名。

  胡春风送到苏家军的军营里的第一夜,先是奔着苏长远去的,有心人意欲送上皇城第一歌妓博得苏长远的欢心,结果辗转就送到了苏长歌的帐篷里。

  苏长远和文安郡主订下婚约,郡主千金之躯甘愿陪他戍边,他自然看不上任何的军妓,立誓与文安郡主一生一世一双人。苏长歌尚未娶妻,面上风流倜傥,实则还是一个愣头青,见到账中佳人抱着一把琵琶端坐等候,硬是坐怀不乱地看了一夜军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