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何不悔(1 / 2)

  连“覃补拙”这个名字,都是万老爹给他取的,他本名就叫个覃福贵。

  第36章 何不悔

  万老爹把一腔扬名立万的壮志都倾倒在了覃补拙身上,给他上课,给他穿衣吃饭。家底本就不厚,书本笔墨又有哪一样不贵的,万老爹还非要学着城里的正经学生,给覃补拙做四季长衫,如此一来,自家花用便捉襟见肘。

  他娶的那个寡妇媳妇本就怯懦,不敢多说什么,眼看着自己亲生的闺女都要省出粮食来供覃补拙,只敢夜里偷偷抱着孩子哭。

  可万家春却不明白娘有什么好哭的,她跟万老爹一样,都很喜欢覃补拙。覃补拙对她也好,爹不喜欢她是个女儿家,覃补拙却时常安慰,有时念完了书,还帮她挑水砍柴,家里给万老爹和覃补拙做的肉菜,覃补拙也时常悄悄藏两块,塞给万家春吃。

  为了他能做秀才郎,少穿两件衣裳,少吃一碗饭,算得了什么?更何况,等把覃补拙的功名供出来了,万家春就是官家娘子了。

  如此教到了十六岁,覃补拙才终于考回来一个童生资格。这其实不算什么功名,但仍旧轰动了没有读书人的寒岭。万老爹高兴得手舞足蹈,自觉大业在望,可好梦没做几日便烟消云散。因他要供覃补拙读书考试,家里早就被掏空了,还借了不少债。听说他学生考了童生,要债的上门来催,万老爹耀武扬威把人逼急了,吵起来,一时太过激动,中风瘫了。

  他的寡妇娘子没什么本事,万家还有几户族亲,见老头子不行了,看上他们家的地契,吆喝着上门要把一家三口赶出去。镇日吵闹,万老爹没挨住去了,寡妇娘子第二回做了寡妇,走投无路,竟也扔下女儿上了吊。

  万家春那时候十五岁,披麻戴孝跑去找覃补拙。覃补拙流着眼泪跟她说,眼下老师没了,他家也没有钱供他继续读书,恐怕再也没法子叫万家春做秀才娘子了。

  家里房子已经被族人占走,无处可去的万家春,再被覃补拙伤心难抑的样子一激,竟跑进顾相城,自己将自己卖了。

  第一笔卖身的银子,就托人送给了覃补拙,指望着他继续去考秀才,将来出人头地,好赎她出去。

  谁知覃补拙一听说她卖身进了青楼,银子虽也捏着鼻子收了,却再不肯给她只言片语。万家春哭了好几场,可又一想,她爹也说过,读书人名声最要紧,她如今这个样子,只会拖累覃补拙的前程。于是竟再也不说什么,只一心攒钱,无论如何,把自己锤进泥地里,也要让覃补拙过上光明的好日子。

  这些年来,万家春的银钱一笔一笔往寒岭送,她也听说了,覃补拙好几年没考上,也没有学堂肯收他这么个没钱没势的学生,后来寒岭也没人奉承他了,家里原指望他有了功名娶贵女,一下子落了空,只匆匆忙忙娶了江那头一个农户的女儿,听说身体不好,快二十了才终于嫁出去。

  万家春只觉得那女子配不上覃补拙,愈发努力攒银子,想着等覃补拙高中,就有更好的女子来配她的覃哥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