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144(1 / 2)

  大老爷坐在堂上,拈着碗盖,慢悠悠地抹茶叶沫子,半晌才抬眼道:“你们志不在此,我不愿意为难,划条道在这。先给你们结了此前应得的,还有……我听说我来之前,衙门里有个臭规矩,像你们这样的,回回要扣一个‘关照费’,翻遍律令,从没有这样没人性的说法。前账久远,盘不清楚,我只能看着贴补你们一些。放心,这是你们该得的,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他伸手,在面前比划出一条线,接着说:“从今往后,一切都得照我的规矩来。账上没钱,我得打好算盘才能撑下去。下月的今日,该走的走,该留的留。行了,排队领钱去吧。”

  五人齐声应是,赌咒发誓会好好干。

  头一个领赏的还是三儿,他喜气洋洋地上前报名字。

  殷若身后有四只新的大箩筐,身前还有一个小的。上前一个人,她就照着高矮帮他挑好一套棉衣棉裤,再配齐布巾、澡豆、猪毛刷。林密照着册子上的数目配银两,待领钱的人按了手印,就要交代一句“公账亏空,这是大老爷心疼你们,自掏腰包贴补你们过冬的费用”。

  于是个个回头谢大老爷,再表表忠心,而后欢欢喜喜奔去饭堂领上一条肉,好带回家去——每人有一个时辰的假,按先后分作四拨,先领的先回。

  刘云脸上烧得慌,回头跟身后的高生说:“教谕误我,先前说的那些,你就当我是在放屁好了。”

  高生回头转给钱多,钱多再说给常武,常武吐了一口气——那回看他们领好几斤棉花,他是又羡慕又懊悔。他要是得了,打上一床新被子,全家过冬就不愁了。

  高生、钱多、彭飞都是站班,这一班从前就是个混日子的,跟着老爷出门时能耀武扬威一番,平日里就是杵着杖棍打瞌睡。打板子本是个油水多的活,可这钱,到不了他们手上。李铁头一样是站班,只因总是冲在前边,跟着大老爷发财了。

  自此五人再也不敢懈怠,虽说不敢抢别人的风头,但只要老爷跟前没人,就主动过去问问,有什么活就讨什么。

  当差一日的乔雪和当差两日的千山也有钱领,两人都觉得不该拿,听周青云说完一番道理,再派上一件差事,稀里糊涂就领了。

  他俩一人一对大箩筐,挑满一担,去官学办差:捎去给黄训导和蒋童生的赏,还有为孩子们过冬预备的炭。

  来来回回跑了几趟,心里怪踏实的。

  接下来几日,周青云躲在后院不出去,就在这安排巡街和下乡的事。

  千渺听到下边人议论,借这个由头特意来找一次,开门见山说:“大人,一切还是照规矩来的好,这样下去,往后就乱了套。”

  周青云装傻:“什么?”

  “发俸的事,历来都是月末,也不该在这里办。”

  “发什么疯……俸?这不是你的活吗,找我做什么?对了,在万财酒家抄了不少吧,把账拿来我看看。”

  这几日忙着研究那些供词,他就忘了回禀查抄的事。千渺脸上发僵,含含糊糊说:“也不是很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