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142(1 / 2)

  澡豆、布巾子、猪毛刷各要了一大堆,周大人见到木梳,起了意,被师爷拦着没买——能省还得省,家里那么多木匠,不怕做不出来。

  周大人做主,给后院几个姑娘一人配一面小镜子。

  至于男人们,那就没必要了。衙门里有悬堂镜和辟邪镜,每个院子都有避火缸,路过照一照就行了。

  这家铺子卖几百种杂货,家常用的东西都有,还有吃食。周青云要买些糖哄孩子,找店家打听了一下。

  没有乳糖、带骨鲍螺糖,有掺了橘皮薄荷的缠糖,还有松子糖和软桃糖,每样称了些。

  周青云顺口问一句:“没有拿牛乳羊乳做的点心饴糖吗?”

  店家见他和和气气,也就没有假客套,摇头说实在话:“那东西金贵,大户人家有厨子,不用出来买,外头的人买不起,做了也卖不动。”

  “原来如此。”

  饭堂早早蒸好了大老爷要的包子馒头,跟买回来的糖放一起,搬去由膳馆改出来的官学。

  千渺等人还在刑房忙活,千山没去补觉,站在刑房外边,一瞧见他们,马上凑过来。

  他想解释,不等他为难,周青云善解人意地说:“官学的娃娃们今日考核,这会不该你当值,要不要过去看个热闹?”

  千山回头瞧一眼刑房,周青云高声道:“带了些馒头过去分发,怕人多了哄抢,你跟过去护卫。”

  千山正歉疚呢,赶忙应道:“小的领命。”

  最早来的娃儿少,这些吃饱吃好了,回家高高兴兴说好处。邻里间一传,都知道了:去学堂有益无害。识不识字是其次,主要是能省口粮啊!虽说娃吃的不多,但能省一口是一口,有便宜不占,那是傻子。

  因此黄训导手里的娃娃兵,一间屋子已经关不下了,分做两间,五岁以上一间,五岁以下一间。他仍旧带着小的,五岁以上的认字班,由童生蒋科管着。

  这会考核已经开始了,人全在院子里挤着,四五十个孩子再加二三十个得闲的大人,原本分做两列,认得慢。大老爷一来,不叫他们行礼,招呼带来的人,都拿上识字册子,也化作考官,每页随手指一个字来问。

  孩子答得好的,有糖吃,多答多得。大人认出五个字,得一馒头,十个是肉包子,二十个字全答对了,包子和馒头都能拿。

  都知道上学费钱,有白捡的认字机会,多数忙得过来的人会跟着孩子认几个,虽说少有认得全的,但也没有空手的。

  师爷再趁机说二十五这日宣化坊下也有奖。只得了馒头错失肉包的人暗自鼓劲:下回一定要好好学。

  女犯们在衙差的监察下抱着陶盆过来分饭菜,大人们没得吃,但看到娃吃的比在家还要好,感激涕零地告辞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