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1 / 2)

  “借粮这事怎么说?”

  “借来的粮,都在仓里,这个进出,在县丞手里管着。本官命他理清了数,早日告知府衙。他拍着胸脯说这事包在他身上,竟然还没去办?岂有此理,来人啊,把二老爷找……”

  “不必,府台大人要问的是为何借粮,将来如何还?”

  “本官借粮,是为了赈灾。”

  “笑话!这时节,无旱无涝,赈哪门子灾?”

  “铜狮县去年冻死饿死七百二十三人,今年税收少了一截,五月有虫害,地里歉收,百姓手里的存粮更少。不发粮下去,明年又要少七八百。”

  “哼!那周大人预备怎么还?你难道不知道县衙连年欠税交不上,凑齐一大本账了?”

  “城中大户慷慨慈善,主动出借。先度过这个难关,明年嘱咐百姓好好干,这一两千石,慢慢还。要是府衙有存粮,愿意下拨……那就更好了。”

  尤千户皱眉,虽说这样不合规矩,但他说得冠冕堂皇,他一时半会还真不好反驳,又怕说多了,被他缠上,只好再找别的碴。

  “《大闳律》载有明文: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你买宅子这事,作何解释?”

  “什么宅子?”周青云将头上乌纱帽一摘,拍桌而起,怒道,“究竟是何人污蔑?千户不妨把人叫来,我与他当面对质。初来乍到,彼时佟善不肯搬,上边又没有明确的意思,我不好得罪他,在会文馆睡了十来天椅子。我身上带着家里几代积蓄,不是买不起院子,但我没买,全留着惠好百姓,舍不得在自己身上浪费一文钱。千户看看我,我像是肥肠脑满、不知轻重的贪官吗?”

  他瘦自己胖,尤千户疑心他在暗讽,皱眉道:“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我不过问一句,周大人不必激动!”

  “千户觉得这是小事?那我也问一句:听人说千户时常上花楼,《大闳律》载有明文:官员狎妓,杖六十,解任,永不录用。你……作何解释?”

  尤千户气成了猪肝脸,指着他怒吼:“你!”

  周青云拱拱手,笑道:“将心比心,千户知道被冤枉的滋味,才能体会我的难处。”

  尤千户心虚,尴尬道:“衙门还有要务,告辞了。”

  “手里还有一宗大案未了结,周某不便,请见谅。师爷,你代我送一送。”

  第62章

  打发走上面来的,还得再拿捏下面的。

  “徐典是吧,你这名字取得好啊,命里注定要来做典史。徐典,徐典,也可以叫徐史,哟,还是徐典更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