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困惑23(1 / 2)

领悟了《道经》的修炼的基础脉络之后,那就应该开始研究如何更加高效的修炼。

就像是学霸和普通人在同一个班级,虽然学的都是一个东西,但是学霸就是学的更加高效,领悟的更加深刻,除了学霸的天资之外,还有就是学霸能够总结修炼方法。

李烨、庞博乃至于叶凡,他们虽然功法是一样的,但是对于经文的认知不一样,看法不一样,修行也就不一样了。

修行,本质上是一种十分自我的事情。

而现在,李烨就是需要总结修炼方法。

“《道经》基础篇的主体脉络,倒是可以使用谷神之道,来大致的概括。但是生命之轮内部蕴含的就是一方生命根本。”

“生命之轮是人体生命精气的一个中枢,生命精气会从生命之轮出发,然后没入人体四肢百骸,四肢百骸也会接受生命精气,然后化出一股死气,这股死气就会回归生命之轮,人体就是一个生死系统。”

“生命精气可以通过外界摄取,让人生气壮大,生气壮大就会导致人生长。”

“但是生气壮大的同时,死气也会跟随着壮大起来,让旧躯凋亡,生长和凋亡的结合,就成为了人类成长的关键,也是人蜕变的关键。”

生和死,就是生命进化的根本,而生命进化的体系,也是借助生死,否则只生不死,那么就只会称为恶瘤。

苦海的根本就是这里,生死轮转,如果不能渡尽生死苦海,哪怕再庞大的生机,同时生命也会让诞生同等强大的死气,等到死气盖过生机,那么就是寿数尽了。

所以死气,为人所惧,却又是因为这是生命的本质属性,无法摆脱,续上一尺生机,便有一尺死气;续上十丈百丈生机,便会出现十丈百丈的死气。

这样的生死轮转,构成了生命之轮。

生机同海恒无尽,死气亦当恒无尽。

这样的现象,让修士们终于认命,只要你还有生,你就无法摆脱死。

生死轮转没有停歇的时候,一切众生都在其中无法摆脱。这样的现象如同大海遮蔽了一切,因为死生实在是对于人来说几乎是最大的事情,也是最苦的事情。

所以称之为苦海,并无错处。

至于怎么超脱苦海,抱歉,没有人知道,要是有人知道如何渡尽苦海,那这个人应该就是仙。

宇宙也有生死,理论上宇宙也有生命之轮,宇宙的生命之轮就是宇宙本身,所以宇宙本身也是一个大苦海。

一个人渡尽苦海,摆脱生死轮转,那么可以称得上是几乎超脱宇宙的生命体了。

李烨领悟到生命之轮的奥妙,明悟了苦海的本质,李烨心中也不由感慨,成仙,太难了!

苦海,也是真的太苦了。

“苦海,其名不虚。”李烨参透这个道理,以李烨如今的知识量和见识,也看不到摆脱生死的可能,李烨纵然内心清明,心中也不由的涌现出一点苦涩。

“愿能渡尽苦海吧。”很快李烨就处理好了自己的心思,继续开始自己的参悟。只是自己又多了一个课题了。

越是修炼,越是研究,就越能够发现自己的疑惑越来越多了。

感慨一番苦海真苦之后,就是要研究怎么去修炼去了。

生命之轮虽然也是苦海所在,但是生命之轮的内部终究是一方无法形容的宝藏,而秘境法的本质就是用来开发人体宝藏的法。

《道经》也不例外,李烨领悟内部蕴含的谷神不死的真意,那么就要利用这股真意。

如果将人体看作天地,那么谷神就是人体之根,是人体太一;

谷神能够孕育人体森罗万象,抚育一切,可以称之为“德”;

而人体根基就是生和死,生死虽然有了区分,但是没有间隙,相互交织轮转,这是人的命数;

生气在流动,死气在滞留,人体就开始生长变化,是形体万象的基础;

而形体之中蕴含了神,形体按照规则运转,这就是人体的神性,就是道神。

这个思想,是《庄子·天地》之中讲述的理念,李烨融汇道藏里面蕴含的道理,再去研究老庄思想,摄取其中的智慧。

从而把握《道经》修炼法的内在的奥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