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59(1 / 2)

   029

   最近几年浅羽守和过得即忙碌又充实。

   受制于时代环境限制,长野县(特别是群山里的村镇)新鲜的农副产品想要运输出去很难。即便是能运出去的,也要付出极大的运输成本,根本无法做到将当地的产能效益最大化。

   就是考虑到运输的问题,一方面这些年浅羽家赚了些钱以后就设置了专门的项目向政府投资修路,另一方面就是投资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厂了。

   经过几年的发展,浅羽家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已经有了好几条成熟的工业链,囊括了蔬菜、水果、水产、林产品、烟叶、药材、花卉七大分类。其中最赚钱的当然就要数烟酒这两样了。

   前面不是提到过浅羽家有自酿小甜酒的习惯么,后来由浅羽守和精进完善了配方,以长野的高妻葡萄为原材料,特制出了一款口感绵柔的低度数葡萄酒。这种葡萄酒在倒入杯中时,会呈现出一种很清浅的青绿色,色泽犹如秋夜的月光般朦胧美好。于是这款葡萄酒在美惠子的提议下最终被定名为“银辉”,意为会让人联想到月光洒满山坡上葡萄种植园的场景。

   银辉葡萄酒入口味道清甜,喝下许久之后仍会唇齿留香。且度数偏低,很适合独品小酌。再加上曾利用报纸媒体大力宣传过其酿制过程中添加有特殊配方,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所以一经推出后就很受上层女士的欢迎。

   在立本国,烟草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以及九洲、四国的沿海平原地带,长野县并不是主要的烟草种植地。

   这事说来也巧:当初阵驾驶直升机离开真源教地盘,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直接开着飞机回组织基地,再加上本身只是个被临时赶鸭子上架的“机长”。在浅羽守和跳伞离开没多久之后,直升机就被阵迫降在了长野的深山里。待被弃置的直升机由长野警方设法拉走之后,浅羽守和曾去那边探查过,在现场看到了阵在古树上留下的不起眼的示意平安的符号后,才放心离开。

   后来就在回程的路上,浅羽守和意外经过一片丘陵,发现缓坡上种满了烟草和薄荷,并且当时就那么赶巧还碰到了那片种植地的主人。

   这片种植地的主人是位年过六旬的老大爷。这位老大爷自己是个老烟枪又有些种地的本事,年轻时觉得总买烟叶太贵了,要不自己种种看吧?结果尝试了一番发现能行,就开始自种烟草、晒烟叶,主打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后来又因为家里老太婆嫌弃他抽烟味道太臭,就又想着在烟草里添加了晒干的薄荷叶丝。你还别说,先不管二手烟健康不健康的问题,起码烧起来味道确实是好闻了不少。老大爷自制的烟丝在他们村还挺紧俏的呐!

   这让浅羽守和立刻就发现了商机,后来与这位老大爷正式协商后签订了合作协议。于是浅羽家的加工厂就又多了一条生产薄荷香烟的产线。不过即便后来扩大种植面积,受环境所限,长野的烟草种植地规模依然偏小,这种被取名为“银峰”的薄荷香烟产量也很少,几乎只在长野本县内贩售。

   得益于近年来浅羽家的加工厂一直坚持不懈的与政府有关部门展开合作,深度开发本地资源,拉动就业率,带动地方经济,还毫不吝啬的向当地市政捐钱、做慈善。在浅羽株式会社的办公大楼正式挂牌营业的那天,长野县知事*都来参加了剪彩仪式。浅羽家现任家主、浅羽株式会社社长浅羽秀珍女士与长野县知事的合照当时还刊登在了朝日新闻的报纸上。在长野县当地的纸媒更是头版头条,连当时的长野新闻电视台都有相关影像报道。

   即便只是低像素的黑白电视机也无法掩盖的秀珍女士那一身雍容大度的气质,相貌从影像图片上完全看不出是年近半百的人,这也让社长本人成了银辉葡萄酒的活广告。

   而浅羽家的“银辉”、“银峰”也成了长野县的金字招牌,其他还有蔬菜菌菇罐头、调味品、天然橡胶、天然药材、鲜花香水等等都成了长野县的特色商品,来往游客多少都会买到由浅羽家的工厂生产加工的地方特产带回家。

   关于开会社这点浅羽守和还是很钦佩自家外婆的。毕竟起初浅羽守和只是打算开几个小型农副产品加工厂,推销自家农产品的同时顶多顺便带带山形村的其他农民。

   毕竟他对这个方面不是很感兴趣,志不在此。

   是秀珍女士自己琢磨许久后,有一天在餐桌上宣布了自己打算试试开家公司,整合发展现有产业链的消息。

   家人自己有这个意愿,那浅羽守和自然是鼎力相助。

   但除了一开始开各种资质证明需要跑跑腿送材料外,开会社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秀珍女士自己一手操办的——很显然她已经事先做过充足的准备功课了。

   包括后来自家会社的整体经营方向也全部都是秀珍女士在把控。浅羽守和顶多就是帮忙写过不少类似旅游攻略、美食介绍这样的文章附图软广,投稿到各大报纸报刊以推销自家商品。

   捐钱修路、修缮庙宇、保护原始森林,以及为整个株式会社定下固定的慈善公益项目,比如资助贫困儿童上学、雇佣残疾人员工等等,这些都是秀珍女士作出的决定。

   秀珍女士信奉本地山神,并且觉得钱财乃身外之物,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够用即可。她年轻时孤身带娃,曾多受乡里接济照顾,现在有能力了,自然也理应回馈养育她的此方水土。

   浅羽守和最佩服外婆的地方就在于:一个人不管多大年纪了,什么时候努力用功都不算晚——倒不是说外婆以前懒惰闲散(她的葡萄园可是靠她一个人就发展成了山形村规模最大的那个!),而是在面对经营大企业这样全新陌生的领域,来年就50岁的她依旧能够拿出全部的热情去孜孜不倦的学习,不会故步自封也善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闲暇之余的时间全部用来看各种经济类的书和访谈,会尽可能去了解国内外形势发展,同时也会深入了解基层员工的需求和生产遇到的难题。

   她在企业经营方面展露出的天赋和敏锐的嗅觉令拥有上辈子学识的浅羽守和都为之侧目。他相信即使比别人晚起步三十年,未来的秀珍女士也一定会有不俗的成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