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一万只蝉(3)163(1 / 2)

  舒澄澄偏要管,带点赌气成分。去就去,几栋房子而已。

  她打车跟乔衿去东山,山道上微寒微清带点青草味的空气从窗户钻进鼻尖,跟晚饭后被握着小臂散步的气氛有些相似,她走了神,等反应过来时,司机已经把车开到了东山客附近。

  她以为自己把地址设置成了以前的住处,但看看手机,并没弄错,提醒司机:“我们不是去东山客。”

  司机说:“小姐你是外地的吧?东山上刚通了新路嘛,两边连起来了,这么走会快很多。”

  车子掠过东山客 27 号,她没再说话,余光只看见门窗黑漆漆的,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住,院里的大树在冬天里看,又是一树枯枝,那些小灯笼还挂在上面,都褪了色。活像一座废墟。

  车又开了一截,只在图纸和宣传照上见过的月亮映入眼帘。

  和天边那轮真正的圆月相比,这一轮在视觉上更加庞大,更加梦幻,带有飞天的态势和凝重的压迫感。

  司机给她这个外地人介绍:“雁心,我们江城的新地标。”

  道路穿过山林,车停在那轮改名叫雁心的建筑脚下,走近了才发现,其实建筑内部有一半还暗着,应该是还在调整布光。小林不知道在忙什么,一时没接电话,乔衿去临时办公室找小林,舒澄澄没跟上去,鬼使神差地弯腰,慢慢轻轻,把手掌覆盖在台阶上。

  换材质了。从木头换成了粗粝的石头,愈加削减了人工痕迹,让人感觉好像真是在月球的内脏里行走。

  她最初想要的就是这种近乎渎神的冒犯感,最开始设定成木头台阶,是为了便宜,那时她还很束手束脚,不敢信马由缰地肖想狂妄的设计,后来胆子大了,把之前的小细节一个个推翻重来,可是辞职前没来得及改到这里。

  但它最终还是改好了,沿着她的思路。

  她回来几天,始终没有碰到过霍止,但这个人的存在具体且明确,是城市真正的地标。

  观景台的半层是露天的,正有夜风丝丝缕缕吹过来,她想点支烟喘口气,手摸到口袋里找打火机,边找边走到栅栏边,放下装裙子的袋子,探出身子,用力呼吸了一口冷冽的夜风。

  侧后方传来一把清越困倦的声线:“别靠在那。”

  夜色漆黑,她刚才没细看,霍止原来就靠在一旁的长椅里,听声音像是睡觉刚被吵醒。

  舒澄澄继续对着夜空站了十几秒,远处高耸的江城博物馆在视野里像把明光闪耀的刀子,在她脑袋里慢慢打开一条缝,纷纷扬扬的往事从沟壑里沸腾翻滚出来,她使劲按了按眉心,发觉手指僵硬,脸也冰冷。

  她突然如梦方醒,转过身就走,霍止在这时候揉了揉眼睛,抬手牵住她的衣角,“……等一会。缓一缓,别这么走。”

  他没用力气,但她站住了,终于想起乔衿和小林在外面,而她脸色大概不是很好,的确不该这么走出去。

  霍止松开她,看她还咬着烟,在长椅旁的地板上摸了摸,从烟灰缸旁边摸到打火机。

  舒澄澄弯下腰,霍止打亮火苗,她就着他的手匆忙吸了口烟,火光明灭的两秒里她嗅到他身上倦怠的烟草味,也看清那只手没戴手表,除此之外都是以前那样,指骨清晰修长,皮肤白,指腹上蒙着薄薄的茧,手腕和手背上有几道淡色的疤。

  她直起身,重新趴在栏杆上,背对着霍止,慢慢吸入薄荷爆珠的凉味。

  这两年过得漫长无比,简直是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她有近七百天没觉得一支烟燃烧起来会有这么快,细细的万宝路在肉眼可见地飞快地一寸寸变短。

  霍止仍然靠在长椅上,看着她的背影,“回来当伴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