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钟期既遇(3)(1 / 2)

  很好,她今晚十点开始就不干这一行了,走之前已经给自己找好了新老板。

  舒澄澄和同事来到镇政府,由于是老城改造主题的研讨会,有四五家事务所的代表在场,都是江城圈子里的熟人。

  她和谭尊的关系还是那样,谁都看谁不顺眼,但也懒得有什么进展,所以维持着相安无事,只是习惯性地要给对方找找不痛快。她跟谭尊前后脚走进会议室,谭尊站住低头,在她耳边问:“听说你在酒店住了有一阵了,怎么,霍止利用完就把你甩了?”

  他不是第一个落井下石的人,但她不在乎了,“借过。”

  谭尊让开,还替她拉开椅子,“今天他的工作室也参会,尴不尴尬?”

  她差点都忘了,霍止工作室也是江城规划局邀请的合作团队,虽然没有派人来,但也会在线上接入。

  舒澄澄占据了离投影屏幕最远的座位,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心里有些懊恼:人们都说好聚好散,可她和霍止的结尾实在丑恶,经过那场激烈的搏斗,今天最后一次见面竟然隔着网线,他还是在天上,她在泥巴里自惭形秽。

  她始终没有抬头,直到主持会议的秘书介绍线上参会者,“霍老师工作室的首席建筑师莫瑞林。”

  她抬起头,屏幕上赫然是那个红头发的美国人,正操着发音全对声调全错的中文问好。

  第65章 钟期既遇(3)

  中国人最大的恶趣味之一就是看洋人被方块字难倒,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笑声,莫瑞林一脸无奈,又蹦出一句字正腔圆的广东话:“做咩啊!”

  众人笑得更大声了,领导称赞莫瑞林不仅懂中文还懂粤语,莫瑞林挠挠头,“霍止会粤语,他教我的。不过他有点事,今天我代他来。我们开始?”

  在场的人都知道霍止前些天出了个小车祸,没人苛责他让莫瑞林代为出面。讨论开始了,舒澄澄接着写写画画,心想霍止其实不会粤语,以前她教了他几句,勉强够在榕城点菜买单而已。又想他的肋骨不知道好了没有。

  她又想起他了。

  轮到千秋分享方案,她上台讲解。东陵岛最负盛名的是东畔的佛塔集群名胜,以及西畔整片的湿地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这片湿地,东陵岛始终是个“开发区里的不开发区”,但不开发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人才流失、三产空白,所以需要合理的文旅项目吸引游客,好让东陵岛居民赚点钱。可是,湿地和佛塔群的交界处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区域,如果绕过佛塔群,这片景区也就味同嚼蜡,如果不绕过,又会干扰生态保育。所以,其实开发与否尚未确定,官方只是在寻找一个兼得鱼与熊掌的可能性。

  舒澄澄把千秋的想法讲解给他们听。千秋想要做几条高架人行天桥,从东畔地面开始,一路曲折萦绕,一直到最高最深最接近湿地丛林的蓬莱塔,朱砂红色的桥梁凌驾在空中,可以连通几座佛塔,游客虽然不能踏足湿地,但是可以踩着高空窄桥,和巨树山风擦肩而过,移步换景,每走过几百米的濛濛青绿,便能在新的高度看到新的佛塔,如果是冬春之季、烟雨天气,就是真真切切的“南朝六百八十寺”、“西塞山前白鹭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