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番外(四):金城公主李奴奴(1 / 2)

  我偷走了在这里讲经的宫人的几页经卷,在皇帝身边的女官韦氏来到掖庭的时候,告诉了她,总有菩萨日日入梦,似要点化于我。菩萨化身万象,但更多的时候,似乎是净光天女。

  武曌为称帝造势,在全国大肆刊印《大云经》,暗示臣民自己乃佛祖化身的净光天女,得位之正不言而喻。

  她是净光天女,那我就是净光天女要度化的凡人。

  那个韦娘子几分犹豫,我又称她为慈悲之人,名为夸赞,实为逼迫。为了好好活下去,我只能逼她去冒险。一个御前侍奉的女官,就算是罪臣之女,也远比我的境况好,她帮我不是应该的,但我别无他法。

  一年之后,我得到了一方绢帕。上面是贤首国师手抄的《心经》,还盖着皇帝武曌的私印。我可以在掖庭好好活下去了,但我永远失去了女儿。她高烧不退,等医佐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从此以后,支撑着我活下去的,只有求生的本能,和对李治的恨意。

  神龙元年,大唐复辟,我被新皇帝李显封为宣城长公主,终于再一次离开了掖庭,在长安拥有了属于我自己的公主府。

  除此之外,李显还赏我实封一千户,准我像太平公主和他自己的女儿一样,在公主府置官署、养谋士。

  我知道,我不过是个陪衬的,也就只是安安分分地替他养着谋士,好与他的弟弟相王李旦抗衡。

  三个儿子都被召回长安、委以官职,他们牢记着我的教诲,兢兢业业地做事就好,不可结交宗室,不可涉足兵马。

  后来又有几场政变,说穿了也都与我无关。无论李显还是李旦谁做皇帝,都会因为我是高宗之女而优待我。当然,除了李显的皇后韦氏,她赢了对我无益。

  兜兜转转,李旦登基,我被改封为高安长公主。

  我很喜欢这个封号,因为不是“宣城”,不是李治选择的封号。

  又过了两年,太子李隆基登基,与太平大长公主争得不可开交。

  已经是高安大长公主的我,不用管他们之间的事,安心在府中养老,安心在府中……恨着高宗李治。

  第一百四十七章 番外(四):金城公主李奴奴

  金城公主奴奴言:季夏极热,伏惟皇帝兄御膳胜常。奴奴甚平安,愿皇帝兄勿忧。此间宰相向奴奴道,赞普甚欲得和好,亦宜亲署誓文。往者皇帝兄不许亲署誓文。奴奴降番,事缘和好。今乃骚动,实将不安和。矜怜奴奴远在他国,皇帝兄亲署誓文,亦非常事,即得两国久长安稳,伏惟念之。

  开元五年,二十岁的金城公主李奴奴,在逻些城亲笔写下《乞许赞普请和表》,递给了站在她身边许久的吐蕃政务大臣。

  摄政大臣乞力徐垂目片刻,看到身旁懂汉字的幕僚轻轻点头,才放心地一笑,对勉强微笑的金城公主施礼道:“吐蕃上下,感念赞蒙恩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