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圈套(1 / 2)

  李重俊似乎从未料到我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愣在原地,支支吾吾道:“太……太子?我是……庶出的三子,不该……我的。”

  “太子妃虽不喜欢你,可更不喜欢身为庶长子的平恩王。况且,平恩王左脸有疤,一国之君不容仪表有失,太子殿下就是考虑到这个,也不大会真的立他。三郎,只要你开解自己、安稳度日,入主东宫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日后登基为帝,你阿娘也能被追封为皇后。”

  我隐瞒了李重福在李重润之死中所扮演的角色,只将自己对未来太子的推测说与他听,给他一个在冰冷的家中生活下去的希望,也给阿姊和仙蒲、裹儿铺上一条后路。

  “韦姨是太子妃的妹妹,将这些话都掏心掏肺地告诉我,就不怕太子妃生气吗?”李重俊已被我的话打动,不无担心地问道。

  “重润待你如何?他难道不是阿姊亲生的孩子吗?我待你好,不为别的,只是觉得你值得如此”,谎言已经信手拈来,我在心中不断嘲笑着自己,“从前有重润,我便没有出面,如今也不用避嫌了。”

  李重俊直直地看着我,眼神却迷茫涣散,似乎透过我的面容,看见了他从未谋面的母亲隽娘。

  二十岁的李重俊,像个孩子一样哭得肆意。

  长安三年的正岁,回到长安后第一次过年,宫中宴饮十余日不断,等到终于做完诸多杂事,已近上元节了。

  马车里拢着炭盆,我在一片融融的暖意中靠在他的肩上,昏昏欲睡。

  “回府的路途很近,你等到榻上再睡吧。”他揽着我,侧头低声说道,温热的呼吸喷在我的鼻尖。

  我忽然反应过来,急忙说道:“遣人把玉娘送到隆庆坊的临淄王府吧。”

  “嗯?”

  “临淄王的那只猞猁,说是下人照顾不周,想叫养过凝雨的玉娘过去看看,我瞧着玉娘也很愿意,就答应了。”

  他的眉间闪过一瞬不易发现的警觉,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掀帘安排护送玉娘的事情。

  “掖庭的事……怎么样了?”

  我按了按眼眉外侧,叹了口气道:“和玉娘一起查了许久,倒是有两个年岁相当的小娘子,一个是从前琅琊王李冲的孙女,一个是范阳王李蔼的小女儿。”

  揽在我肩头的大手紧了紧,他低头在我额间印下一吻,“我知道掖庭的娘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也知道你这次有多为难。”

  “崇昌观与相王府一墙之隔,等修好了,持盈随着豆卢孺人搬进去,她的婚事就不会再被惦记了吧?”

  “团儿,谢谢你。”

  我缩在他的怀里,嘟嘟囔囔地说道:“持盈是你的女儿,也是从敏的女儿,我不可能眼看着她嫁去吐蕃的。”

  “本该让持盈亲自去拜谢你,可……”

  “我知道”,我打断他的话,“自从我阿姊回到洛阳,豆卢孺人便屡次推脱,不愿见我,只赠以金帛食酒。这次持盈的事,她有书信送来。”

  “看样子,你也毫不介怀。”他竟有些讶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