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往复164(1 / 2)

  “我竟睡了一整夜,害你还没能睡好。”他笑着说。

  我也笑着摇摇头道:“今日不必进宫了?”

  “母亲和三兄准我歇息几天,多日劳累不曾回府,我这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若不是如此,我昨夜也不会那么容易就睡着。”

  “风疾之症,还是须万分当心,不要太过劳……”

  话至一半,我却突然意识到,这如此平常的关心之语,听上去却像极了阿姊的说客劝告放权。

  “我明白你的意思”,他见我不再说话,轻轻覆住我的手,“永泰郡主月份大了,身子却还是不好,太子妃一心一意都扑在女儿身上,恐怕也没有精力再管相王府了。”

  “相王府近一年平静无澜,阿姊还当是我的功劳,倒是我要多谢你,替我省了不少心力。”我无力叹道。

  “别再说这些了”,他紧了紧手上的力道,“我不愿你左右为难,所以朝政之事都避着你,你只当什么都不知道,安心在王府住着就好。”

  我不想再说下去,只胡乱地点头敷衍着。

  “可是近来有一件事,恐怕你想知道。”

  “什么?”我疑惑地问道。

  “默啜可汗再次议和求婚,陛下将义兴王李重俊的婚事提上议程,却遭到些许反对。朝中有人称可汗一再悔婚,就是因为我朝不愿以李家嫡长子许婚,若再以太子的庶出第三子联姻,又要给默啜可汗起兵的理由。”

  “默啜可汗反复无常,岂是一桩婚姻就能怀柔的?”我不禁冷笑道,“可我觉得奇怪,朝中怎会有人赞成邵王娶突厥公主?”

  “是啊”,他也叹道,“未来的大唐皇帝,娶突厥公主为正妻,岂非要为天下所笑?有这般建言的臣子,也定然没安好心。”

  “我不是觉得天子娶妻突厥不应该,而是不可能罢了”,听到他的话,我忍不住反驳道,又疑惑起来,“你的意思是……朝中有臣子里通突厥?”

  他愣了一瞬,随即解释道:“虽说凡事没有绝对,可我不觉得有谁会里通突厥,只是邵王的婚事,恐怕牵扯了太多的利益纠葛。”

  “先是武三思的女儿方城县主,又是二张的女侄,李重润也因此事得罪了不少人,还有武延基也……”我顿觉失言,急忙解释道,“我是说……魏王。”

  “你和武延基……倒颇有渊源。”他带着些醋意试探道。

  “算是比旁人多一些往来,旧时在魏王府,他也算帮过我。”我低声说着,却忽然想起了昔年骊山之事。

  那时他以为我的心上人是安平简,见到我们在一起,也只是想要抽身离去,并不曾多问什么。

  不知是他待我之心变了,还是他自己变了。

  “今日既然得空,可要做些什么?”我见他只是笑着不说话,便随口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