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盟誓(1 / 2)

  可愿意成全是一回事,从此对李重润心生不悦是另一回事。

  “陛下”,我急忙跪下,“邵王是性情中人,遇事皆以情为先,不过是少年意气罢了。但求陛下能多给些时日,在东宫好好教习,邵王定不负陛下所望。”

  李重润与李守礼不同,为他求情的声音此起彼伏,而陛下也乐得顺水推舟。

  “罢了,这重情重义的性子,倒也难得”,陛下松下身子,重新半靠在凭几上,不痛不痒地说,“就依你们的,太子夫妇收养雍王之女李奴奴,择日册为金城县主。再命人于宫外为雍王整修府邸,一切妥帖之后,便可出宫开府。邵王李重润言行有失,罚其面壁一月。”

  无数人的命运在这一场上元夜宴被更改、被决定,我只觉得透不过气来。

  从前,无论日子有多惊心动魄,敌人永远都是敌人,周兴、来俊臣、武承嗣,我可以和李旦、和公主、和婉儿一起,彻彻底底地恨他们、厌恶他们。

  可现在算什么呢?当李旦和公主也将手中的刀柄伸向无辜的李守礼,我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

  借着更衣,我一路跑到了九洲池畔。冬日的冷风刮过脸颊,疼痛让清醒又加深了几分,我没有哭,只有深入骨髓的无力。

  一刻,两刻,我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是想要拖住回到宴会的时间。

  静默的冰面,无声无息,我却总感觉身后传来似有似无的响动,回头看去,却空无一人。

  许久过去,脚步声终于渐渐靠近,我转身脱口而出,“你还是来了。”

  眼前出现的人,不是李旦,而是武延基。

  第八十四章 盟誓

  武延基一愣,探口问道:“你说什么?”

  我自嘲一笑,摇摇头老实回答:“我本以为是相王。”

  “我听过你和相王的事,看你方才的反应,恐怕不像传闻一般,你们早已恩断义绝了。”武延基兴味索然地说。

  我没有接话,只沉声问道:“为何如此抗拒和太子结亲?”

  “相王为何抗拒和武家结亲,我就为何抗拒和李家结亲。没来由的,何苦误了小娘子一生。”

  我心有触动,低声叹道:“你应该明白,娶不娶妻,娶的是谁,都由不得你自己。今日宴席的拒绝,实在是毫无用处。”

  他距我不过半步,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呼一吸的温度都感觉得到。

  许久许久,他才道出一句,“永泰郡主是个聪明人,我的拒绝仁至义尽,她执意如此我也无法。”

  “在她提及金城县主的事之前,我还觉得你配不上她。”

  也许是一同经历过对武承嗣的报复,也许是武延基身上异于常人的敏锐和成熟,在他面前,我很难伪装自己,再刺人的真话都忍不住吐露出来。

  他轻轻一笑,兴致颇浓地问道:“时局刚稳,李家就起了内讧,相王这明哲保身的本事,你怎么没学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