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隐情(1 / 2)

  “五年未见,露晞出落得这样好了”,我不禁笑叹,又对张敬文点头致意,“文娘如何?”

  韶华已逝,年逾不惑的张敬文仍风姿绰约,雍容雅致,她开口笑说:“一切都好,听闻韦娘子如今掌管掖庭诸事,该道贺了。”

  裴露晞也淡淡一笑,轻唤了一句“韦姨”,又对着我身后泪眼婆娑的阿玉唤着“玉娘”。

  张敬文微笑着引我们入室,多年未见,自然有许多话要说,等到她的目光遇见李重润,微微愣着,询问地看向我。

  我这才发觉还未引见他们,忙解释道:“这是庐陵王和我阿姊的儿子,李二郎。”

  “重润”,我又回头说道,“这是嗣雍王的生母张娘子,那是裴小娘子。”

  重润的眼神落于远处的裴露晞和玉娘,似乎沉浸于自己的伤怀之情,被我一唤才清明起来,忙向张敬文行礼道:“见过良娣。”

  我有些尴尬,反倒是张敬文满不在乎,笑着回道:“早已不是良娣了,二郎叫我张娘子就是。”

  一行人坐于朴拙狭小的屋内,张敬文便预备着烤茶饼,我见她这里有一整套的银制茶具,便知是婉儿照拂的缘故。

  裴露晞恭谨地递给我一叠宣州纸,而后便在张敬文身边一同烹茶,我低头看去,只见她的诗文已经挥洒自如,连字迹也鸾飘凤泊,极为秀逸。

  “我只看得出这字极好,可是向来不懂诗文,拿给我倒是浪费了”,我笑着将纸张递给重润,“重润喜诗,露晞可愿给他看看?”

  裴露晞对着李重润坦率一笑,“献丑了。”

  听到露晞的答复,李重润才接过那一叠宣州纸,客气又拘谨地行了一礼,“承蒙不弃,谢裴小娘子惠赐。”

  初见朦胧,少郎君的小心翼翼、小娘子的落落大方,流淌在永远静止的掖庭。

  闲话许久,我留下玉娘和重润,只身前去交代掖庭诸事。

  自从去岁陛下告知要将掖庭交予我责管,我便计划筹谋出了许多。

  一则向陛下讨来了银钱,增加冬日炭火供给,涨些掖庭娘子的俸钱;二则选出了十数位陛下身边擅讲佛经变文的侍女,每月初一十五、年节吉庆便到掖庭来;三则允诺她们天寒暑热之时,多几日歇息的时间。

  一切交代妥当,我往另一院落而去,想再见见宣城公主,却被院中娘子一拥而上,拉着我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

  直至问起,才知道宣城公主已得陛下庇佑,如今另辟院落居住,衣食不缺,还有婢女近身服侍。

  我不禁感慨,这样厉害的求生本事,实在叫人敬服。

  第七十八章 隐情

  一连数日,我忙着照管掖庭的事,去陛下身旁服侍的时间都少了许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