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参半(1 / 2)

  “在天有灵……”陛下迈出步子,在殿中悠悠踱着,喘息声逐渐沉重,“他在天有灵,会知道我的苦心吗?”

  “陛下与先皇相守三十余载,彼此都是最知心的人,先皇怎会不懂陛下的心意?”

  其实我不知道陛下此言到底在问什么,是怕先帝怪她改朝换代,还是盼先帝谢她殚精竭虑至今。

  陛下的目光几许波动,看着我露出几分笑意。

  “先帝广施仁德,深得民间称颂,若能看到今日朝堂之宁、民生之盛,定然感念陛下的。”我又接着奉承道。

  “你们呀,都被他骗了,他是最会藏愚守拙的”,陛下听罢,倒觉有趣,“说起来,这几个孩子的脾气秉性,阿月像我一些。最像他的,其实是四郎。”

  藏愚守拙……我心里闪过几丝忧虑,假装未在意地接话,“皇嗣仁孝,的确与先皇相像。”

  “也许便该如此吧,让最像他的儿子,继承他的江山”,陛下轻声叹着,无边的思念怡然如涟漪泛于嘴边,一层一层晕开来,“你看,团儿,我们的眼光很相似呢。”

  “陛下……”接二连三的话语让我有些失措,不知要如何回复她的话。

  “旦儿小的时候,很喜欢跟着我”,陛下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双眼映着庙堂内外的光,几多宛转,“我同先皇巡幸东都半年,回到长安的时候,他扑在我的怀里,说‘以后阿娘去哪儿,我就跟着去哪儿’”。

  心思起伏,转念几番。话至此处,今日的气氛如此和煦,我也该接上几句,推波助澜才是。

  “陛下,皇嗣恭谨宽厚,性素恬淡。陛下百岁之后,与先皇重逢团聚,在天上看到皇嗣善待兄弟,连结武李两家,一定能放心。”

  谁能善待兄弟,谁会斩草除根?谁的身上流着李武两家的血脉,谁的身后与先帝宗族毫无关系?答案呼之欲出。

  陛下对先帝深情,今日能来这里,定然是心有动摇。

  “你真的了解四郎吗,团儿?”

  我被陛下的话问得突然懵住,不知要如何回答。

  陛下的意思,是仅仅说我看不出李旦韬光养晦的心思,还是有别的什么?

  隔岸观火、借刀杀人,除了这些,他的身上是不是还有我不清楚的东西?

  “回去叫婉儿拟旨吧,日后不准有人再提废立太子之事。”陛下嘴唇微启,一句话说得轻飘飘。

  接连几日的紧张与焦灼落了地,储位终于不再有变了。

  “是。”我蹲身垂首,郑重地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