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雨散(1 / 2)

  远处的小露晞见到我,一股脑儿抱着我的腿,嘴里喋喋不休地喊着“韦姨”。

  我把她软乎乎的身子揽在怀里,拿出偷偷藏着的胡饼和豆团,塞给她的娘亲。

  她急忙向我行礼,我见状又匆匆扶起她,“英娘快收着,我可没办法带太多过来,别让人看见。”

  我曾问过她姓名,她只说自己已不记得本家姓了,自小就被卖与裴家为奴,后来成了少郎君房内的婢女,就有了露晞,“晚英”一名是她夫君起的。

  “韦娘子”,她将几块胡饼收起,伸手拉住我,“上次你托我的事,已有了眉目。”

  我欣喜地看着她,忙问道:“她们在哪儿?”

  之前几次来到掖庭讲经,我曾私下托付她打听裴懿妻女的下落。

  “知道消息的宫人说,还在长安掖庭。不过韦娘子若是找到她们,打算如何呢?”

  “裴大郎与我兄长是至交好友,还曾护送我双亲灵柩安葬于故里,我自然要关照他的家眷。”

  英娘看我的眼神似有几分闪躲,却掩不住其中的好奇,“可裴炎似乎是韦娘子家中仇敌。”

  我看着她眉目清秀的脸说:“朝政中的事,若细究起来,人人都是仇敌了。不过,她们既然还在长安,我恐怕也力不能及了。”

  英娘嘴唇微动,又愣了片刻,问道:“我只是好奇,韦娘子若是能见到她们,会如何照拂呢?”

  轻轻一笑,无奈地叹道:“不过是如同照料你们母女一般罢了。人微言轻,我也做不到更多了。”

  她似有思虑,转而点点头安慰我,几句之后又急忙问道:“娘子今日讲什么经?”

  “日前贤首国师进宫,以瑶光殿内金狮子为喻,辨析佛法大义、华严事事无碍法门,太后听了极为赞赏。我既然有幸听闻,自当东施效颦,讲给你们呀。”

  说罢,便拿起讲卷,眼睛看向院内的数百娘子。

  垂拱二年,太后命人造铜匦置于洛阳宫城前。

  铜匦分四匦,为养民劝农、评判朝政、申诉冤屈、建言献策之用,由此,天下民情可直达天听。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已经读完,下笔记录已有万字,只是唯恐读不尽国师之意,想着总要反复读上几遍再交与慧苑。

  这几日天气极为燥热,太后也不时胸闷。到今日傍晚才下起了滂沱大雨,宫内的流金铄石,总算能疏解几分。

  太后喜听雨声,累了大半日,正靠着隐囊闭目养神,我在旁为她略讲《五教章》大意。

  殿外一阵响动,隐在哗啦哗啦的声响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