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中书令38(1 / 2)

  “你想回去么?”太后淡淡道,语气竟有些许柔和。

  我忙跪下,“太后当日问我,我已表明心志,愿一生侍奉太后。”

  “当日你与四郎如胶似漆,就这么分开了,你当真心甘情愿么?”

  “那些已是前尘往事了”,我对太后说道,又更像是对自己在说,“如今,圣人是圣人,团儿是团儿,早已分清楚了。团儿是太后身边的人,从此都会是的。”

  无论她是真心还是试探,我都心中清明,回到他的身边,对我们皆无益处。而我要想知道阿姊……阿兄是否安好,留在太后身边是最好的选择。

  太后听罢,转头看向了婉儿,又随即看了看我,神情温和而宁静,“你其实不必撒谎。你的心里有没有旦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选择留在我身边,你和婉儿都选择留在我身边。”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太后,严穆的面庞下、不动声色的言辞里,竟透着这样的疲倦和依赖。

  “婉儿,拟旨吧。”太后轻声说着,而后唤我到近前,让我搀着她去榻上。

  这一日,太后诏令全国,褫夺李敬业国姓,任梁郡公李孝逸为统帅,又任精通兵法的御史魏元忠为副帅,出兵扬州,平定叛乱。

  李敬业之祖李勣,本名徐世勣,因随太宗皇帝平定四方,功勋卓著,被赐国姓。如今太后褫夺其姓,便是剥夺了李敬业昭示天下的忠于李唐之心。

  而梁郡公李孝逸在宗室里辈分最长,是高祖堂侄、当今陛下祖辈,以这样的人为统帅,更是堵住了天下悠悠众口。

  太后不过弹指,便令徐敬业起兵所言匡复李唐,成了贻笑大方之事。

  婉儿起草过诏书便命人送去了门下省,我望着案几上那一滴晶莹晃动的泪,抬头对上了她不露声色的眼睛。

  今日的裴炎,便是十九年前她的祖父上官仪吧。

  四十日之后,传来了平定扬州的消息。

  文明元年九月,太后改元光宅,封洛阳为神都,大赦天下。

  同月,将三省六部一齐改名。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尚书省为文昌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

  这一年,大唐两易皇位、三易年号。

  扬州之乱闹到十万军马之势,仅仅月余便全军覆没、身首异处。太后当政以来遇到的第一场叛乱,就这样刀过竹解。

  听到消息后,太后眉目间尽是隐不去的笑逐颜开,直命第二日在麟德殿前举行击鞠,宗室显贵尽可进宫观摩。

  我已经一年没有看过马球了,自永淳二年在东宫被太平公主拉上了马球场,也有两年再未上场了。

  麟德殿的殿前场地极大,就是以双方二十骑上场,也完全使得。待众郎君女眷都在廊下坐好,我与婉儿、宜孙皆随于太后身后,服侍她在殿门前正坐。

  心里猛然一坠,看到他已在太后身旁坐好,微笑着起身行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