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城里人真没见过世面133(1 / 2)

  郑志远这才记起来昨晚上接到的通知,说今天有讲师来村里给讲课。

  “我昨晚上不是给您发过微信了,说今天有电视台来采访,而且最近正值农忙,村民们没时间听课,不是说好了等过了农忙再来讲?您去年年底倒是来讲几节啊,那时候村民们都在家,而且也没啥事”。

  王老师直摇头:“过了农忙,天就该热了,30多度的天,我受不了。冬天零下七八度又是风又是雪的,你们刘家峪太冷太偏僻,我一个人怎么来?趁现在不冷不热的把课讲完多好?”

  他这话郑志远听的想发火。夏天你嫌热冬天你嫌冷,你咋不想想春秋天不冷不热的,农民得种庄稼收庄稼?是你那两节课重要,还是地里的庄稼重要?

  其实嘴上不说,郑志远心里早就对这位王老师有意见了。县里开办‘儒学讲堂下乡村’本来是件好事,可这位王老师完全不考虑农民们的实际情况,专挑农忙时间来。

  当然了,他也不白讲,县里有专项的资金,讲师们每讲一节课有一百元的课时费。

  郑志远不跟他争口舌,哪头重哪头轻他心里有数。

  “王老师,不是大伙儿不去听课,这会儿实在抽不出时间,您看看山上拉水浇地种地瓜的人,村里但凡能活动能走路的人,都下地干活来了。要么您辛苦一下,把上课时间往后调调,或者您先去儒学讲堂那边喝口水歇歇,等大家完成了手上的活,再去听讲”。

  王老师立马就不高兴了,皱着眉说:“我大老远赶过来的,让我白跑一趟?”

  郑志远不想再跟他耽误功夫,昨晚上他明明已经将实情告知了,村里忙没时间,是他自己非要来不可。

  “辛苦王老师了,您先在这附近看看风景也行,我先去忙,回头再来找您”。

  他说完以后,便开着三轮车继续往山上赶。

  走到山坡的阳面儿,电视台的采访车停下来,导演指挥着工人架机器,又过来和婶子们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便开始试拍摄。

  刚拍了几分钟,郑志远的电话响起来,他连忙到一旁去接。

  “郑书记,我听说王老师大老远跑到你们村讲课,结果咱们村没组织村民来听?”电话是县文化中心的张主任打来的,听语气很不悦。

  虽说这位张主任和他不是一个部门,但毕竟年纪长资格老,郑志远还是耐心谦虚的把刘家峪村的情况向他解释了一遍。

  可这位张主任想的比较多,以为是他故意不配合工作,不把文化中心这个单位放在眼里,很快就发了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