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178(1 / 2)

  张牧川定睛一瞧,脸上的表情登时一僵。

  这队莽汉尽皆裸着上体,显露彪形虎体,狡悍身材。特别是为首的那一位,蒸饼脸横生蛮肉,邋遢嘴微露獠牙,腮边卷结棕黄须,浑身肌肉好似生铁,线条分明,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闲人物。

  那黄须汉子身后还背着一口黑底铁釜,走在队伍前列,十分引人注目。但黄须汉子却像是毫不在乎周遭异样目光般,一面饮着烈酒,一面朝着春明门走来。

  在他身后一名黄梨脸汉子小声提醒道:“将军,你现在就喝这么多,待会儿要是见了朋友,岂非喝不了几爵便倒?”

  这黄须将军摆摆手,浑不在意:“无妨……我的酒量确实很糟,但我那爱吟诗的朋友也好不了多少!休要聒噪,我那朋友昨日传信已过蓝田驿,算算时间,今晨必定赶到!你们快把布条拉起来,气氛搞得热烈些!”

  黄梨脸大汉躬身领命,随即抬了抬臂膀,对身后的其他大汉比了个手势。

  刷!一块长约两丈,宽约三尺的白布瞬时被拉了起来。

  这白布上涂着一行斗大的墨字——“热烈恭迎张牧川兄弟回京!”

  列在左侧的大汉屈举左臂,亮出那一团高高隆起的肌肉,喊了声“嘿”!

  列在右侧的大汉屈举右臂,也展示了一下宛若虬龙的肌肉,吼了句“哈”!

  张牧川盯着那白布条幅,眼角抽了抽,慌忙上前,瞪了黄须将军一眼,“苏烈,你这是不是有点太高调了啊!整这么大阵仗就算了,怎么还把这口黑锅背来了!”

  这身负黑釜的黄须大汉正是左武候中郎将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县人。

  他少年时随其父苏邕征讨当地贼匪,结识了张枋、张牧川父子,后来到了长安,他被任命为匡道府折冲都尉,听说张牧川想要参军,便主动帮其写了封举荐信,虽然没什么用处,但也是一份情意。

  贞观四年,苏烈随李靖李卫公征伐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战中,率领两百骑兵攻破了颉利可汗牙帐,从此扬名天下。但他也因此得罪了作为使者与颉利可汗谈判的礼部尚书唐俭,被大唐文臣们追着骂了好几年。

  其实,苏烈挺冤枉的,当时夜袭的计谋是李卫公与圣人一起制定的,他不过是个施行者,但圣人不可能因为唐俭的弹劾责罚李卫公,所以就把这口黑釜扣到了苏烈的背上。

  自贞观四年以来,他被投闲置散,像个笑话般活在大唐朝堂的边缘地带,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再无往日的威风。

  对于一个被遗忘的人来说,最珍贵的就是还有朋友记着自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