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101(1 / 2)

  张牧川听得一愣,“我当时就觉得吐谷浑寇凉州有些蹊跷,没想到内里竟是如此!叔父为了你的前途付出良多啊!”

  张子胄侧了侧身子,掩面而泣,“当年仲父为了你也是付出良多啊……为人父母,哪个不是满心只想着孩子,不曾为自己考虑半分!”

  张牧川伸手抚着张子胄的后背,“君政叔父常说不蒸笼饼争口气,只要你保持着这没出息的样子,他说不定熬到圣人驾崩都还有一口气呢!其实,父辈这种不顾一切为子女的做法不太好,你得回去多劝劝叔父,我在蜀中听过一句俗谚,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说不得哪天就不再有五姓七家……说起这个,有件事情我得嘱咐你两句。”

  “什么事情?”

  “袁天罡这人你知道吧?”

  “知道,他在长安很有名气,许多贵人都找他相过面,兄长认识他?噢,是了……他本就是蜀地人士,武德年间曾任火井令,兄长在益州做不良人必定与他有过交际。”

  张牧川点了点头,“他去长安之前,我曾请他推算过,咱们这一脉三代之内必定会出将相,但取名时须得注意盈亏,特别是孙儿那一辈,他们的辈分是九字,九为数之极,盈满则亏,需要有一人取个与零谐音的名字,作为调和。我翻了翻《说文》,以为龄字极佳,从齿令声,又有周武王梦龄的典故,可以拿来一用。”

  “九龄?倒也不错,我记下了……”张子胄侧脸看向张牧川,疑惑道,“兄长,你跟我提说此事,莫不是不打算遵循辈分?”

  张牧川苦笑道,“当年我自己把名字从族谱上勾销了,当然不能遵循辈分取名。更何况,袁天罡曾给我卜过一卦,说是与日字有缘,兴亡皆在此间,儿孙取名大可加个日字。还有,益州的名医曾给喜妹摸过脉,说因为杨家那桩惨祸,这辈子怕是很难怀上孩子了……所以,我大概也不需要在这方面动脑筋了,你这边注意一下便好。”

  张子胄听到张牧川说起喜妹,本想劝解两句,让其不要对于当年的旧事耿耿于怀,但他知道张牧川性子,就跟现在圣人一样,会听劝,却始终不改,故而也不必浪费口舌,再者此刻小舟已然临近古船,也无时间闲话。

  张牧川注意到张子胄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不要摘下这面皮,待那白面书生给高阳公主解了毒之后,你立刻带她回到楼船上去,告诉鄂国公,天亮之后,不要管眼前的风景,一直往东,便可走出这失落峡!”

  张子胄微微皱了皱眉,“兄长你呢?”

  “不用多想,也不用多问,你只要将高阳公主送回楼船即可,她现在就是我的命,只要她能活着,我就死不了!”张牧川匆匆解释了一句,而后纵身一跃,抓着古船旁侧的渔网,三两下攀爬上去,随即找了条粗绳,将张子胄也拉到了甲板上。

  他们二人刚喘了口气,一转身,便瞧见了挟持着高阳的白面书生。

  张牧川瞟了两眼左右的风景,估算了一下路程,嘴角微微上翘地对白面书生说道,“还有半个时辰才会到达先前咱们上船的地方,应该足够你我交易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