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1 / 2)

  王绩瞟了一眼那逗玩黑蝉的孩童,摇头答道,“作诗这种事情是教不来的。”

  恰巧杜依艺走了回来,听着几人在谈论作诗,当即来了兴趣,“我也想作诗,奈何看了许多名传千古的诗文,还是没有一点成效,您作诗这般超群,可有什么诀窍?”

  王绩灌了一口酒,呵呵笑道,“这种事哪有什么诀窍,靠的都是个人天赋罢了……抛开天赋之外,真要与你们说点实际的经验,那便是多饮酒!这饮酒饮得越多,作出的诗文越好!万莫学某些人填鹅式逼迫孩子硬记什么字句,你们别看现在很多词藻华丽的诗文流行,但其实狗屁不是,真正流传千古的好诗大多极为简洁,每一个字都是审了许久才定下来的。”

  李姓胡商听闻之后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扭头看了看旁边的孩子,心想着这孩子恐怕是没有天赋了,但自己的儿子不行,还有孙子,孙子不行,还有孙子的儿子,只要现在把这多饮酒就能写出好诗的经验传授下去,迟早会有后辈写出千古名句。

  而杜依艺却是记住了后面的话,打算以后要有了儿子,就取名审言,表字必简,如此便可时时提醒孩子作诗需得审言,字句必简。

  只有张牧川撇了撇嘴,不以为然道,“哪有东皋子你说得这么玄妙,作诗这种事情,那还不是张嘴就来……我现在胸中就有一首诗文,可与诸君品鉴!”

  杜依艺眉毛一挑,好奇道,“守墨竟也会作诗了?”

  张牧川咳了几声,昂首道,“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了,这就让你们感受一下我厚积了多年的才气……”

  正当他要开口吟诵诗文,那胡姬端着几盘菜走了过来,笑吟吟道,“几位客官,你们的菜已经上齐了,请慢用!”

  王绩当即捏起筷子,胡乱伸进一个盘子里夹了夹,喂进嘴中嚼了几下,忽地皱眉道,“豆腐?”

  李姓胡商在另外一个盘子里夹了两块炸得金黄的东西放入口中,嚼了嚼,“这也是豆腐做的!”

  张牧川仔细辨认了剩下两盘菜肴,侧脸看向杜依艺道,“怎么全都是豆腐?”

  杜依艺脸色有些不自然地笑着,“我为官清廉,每月俸银一百文,禄米一石……请你们吃豆腐宴已是我的极限了!不瞒诸位,我已经连吃了三个月的豆腐了,现在就算是把龙肝凤髓放进嘴里,也是豆腐味!”

  张牧川瞪了杜依艺一眼,板着脸道,“杜兄,休要胡说!龙肝凤髓岂是你能吃的,你怎么不同风而起,扶摇直上九重天呢?”

  杜依艺连忙拍了拍自己嘴巴,只道是醉酒戏言。

  李姓胡商看着桌上几盘豆腐,纠结许久也下不了筷子,随即摸出几两碎银,叫来胡姬,让其换一桌好酒好菜上来。

  杜依艺局促道,“这怎么能行……说是我请客,眼下却让你掏了银钱。”

  李姓胡商洒然一笑,摆摆手道,“不妨事,区区几两碎银罢了,他日让你家的孩子给我家的孩子多送几首好诗便可!”

  杜依艺也不再矫情,举起酒爵与几人吃喝,脸上表情变化繁多,嘴里到底是什么滋味,一瞧便知。

  也就在此时,酒肆外的迎江巷陡然喧闹起来,宛如平静的凉水中扬了一勺滚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