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38(1 / 2)

  高阳又拍起了手掌,笑着说道,“好啊好啊,你们快去吧,党仁弘怎么说也是一州之都督,言出必行,把话收回去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应该会给你俩选个好地方一头磕死……我还没见过人是怎么磕死的,今天正好见见世面!”

  杜依艺哼了哼,拉起张牧川的手臂,“你以为我是说着玩的吗,今儿个我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大唐好儿郎的血性!我身为监察御史,因为指正地方错误磕死在都督府,也算死于国事,死得其所,青史留名!”

  张牧川眼皮一跳,怎么听都觉得自己是上赶着去送死,怎么看都觉得杜依艺有些兴奋,苦着脸劝道,“哎,哎!杜兄,咱先不着急磕死,我或许能在这一日之内缉拿凶手归案!”

  杜依艺有些不甘心地噢了一句,“这么短的时间,你真能抓到凶手?万莫逞强,不就是一死吗,我陪你!”

  张牧川面色不自然地笑了笑,“没有逞强,你知道我曾在大理寺做过几年小吏,别的本事没有,侦查案件还是有一手的。”

  杜依艺叹了口气,“那好吧,咱们先试着查一查,实在不行……你我再一头磕死在那党仁弘面前,溅他一脸血!”

  张牧川尴尬地连说三个好字,瞥了一眼柜台上的账簿,忽然问道,“我见你刚才在翻查碧青坊的账簿,可曾有什么发现?”

  杜依艺摇了摇头,“账目并无什么问题,近日碧青坊也无什么大宗交易,来此赊账的人很少,所欠数目极小,应当不是因钱财而起的纷争。”

  张牧川翻看了一遍账簿,也没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便随手放了回去。

  高阳捡了起来,随意翻了两页,忽然道,“这字写得真好,拿去卖钱都可以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张牧川当即将账簿夺了过去,细细瞧了几眼,点头道,“这行书飘逸俊秀,确实是难得的佳品。”

  忽地想到什么,他立马跨进与厅堂相连的那间厢房内,快步来到桌案旁边的木架前,取下几本册子,快速翻阅一遍,嘴角微微上扬道,“果然如此!”

  杜依艺和高阳跟着走了进来,高阳好奇地打量着碧青坊夫妇二人的尸体,杜依艺则是来到张牧川身旁,看了看张牧川手里的那几本书册,好奇道,“这些是什么?”

  张牧川轻声答道,“五尺先生的诗集……刚才我突然想起以前在益州曾见过账簿上的字,过来一搜,果然找到了这本五尺先生限量售卖的手抄本诗集。”

  杜依艺听闻之后,拿起一本诗集品读了几页,赞道,“妙极!这五尺先生何许人也,竟能写得出这般神奇的诗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