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下部——卓丽的证词107(1 / 2)

  “那赵先生有没有试过转行?”

  “有啊,他说如果要转,得有底气。为这个事,他搭上了一条线,就是你爸谭怀胜。他出钱,借了你爸的人脉,进了一些东南亚产的珠子回国卖。但这事还没办妥,就被姓傅的发现,叫停了。”

  “为什么?他们不能一起挣这笔钱吗?”

  “所以说傅家的人好记仇呢。傅长松说,谭怀胜的老婆,和他们傅家有过节,害得他的一个兄弟上吊自杀了,所以不准我老公和谭家人合作。我老公本来为了订这批货,动用了一笔钱,傅长松发现,就把款子截住了。这下子害苦他了,货已经入境了,没法再退回去,但是又给不出尾款。”

  谭嘉烁想,这必然是跨国走私,所以导致入境之后无法退货。而且赵英涛动用的钱,不是私款,而是出自他和傅长松共同的商用账户。这么看来,两人的矛盾,远比卓丽描述的要更深,且并非傅长松单方面打压。赵英涛一直在设法满足自己的野心。

  “连我都明白,东南亚卖珠子的人不好惹,压了他们的货不给钱,要倒大霉的。出了这事之后,两个星期联系不上我老公,当时我就知道凶多吉少。”

  “赵先生当年欠了多少货款?”

  “我问过,他不说。”

  “杀人现场发现了十万左右的现金,这够不够赵先生还货款?”

  “我真的不知道。我劝说他,要不把咱们家钱全部凑出来,再不行去借,就当花钱消灾,以后我们就过普通老百姓日子,没什么不好。他骂得我狗血淋头,他……”

  “这是你们俩最后一次说话吗?”

  卓丽点点头,收紧下颌,抽泣。记忆中这番极不愉快的对话,就是她试图保全丈夫、家庭的最后尝试。在谭嘉烁听来,赵英涛从未真正寻求卓丽的意见或认同,他只听从野心,我行我素,妻子不过是他倾倒挫折情绪的对象。她递出一些纸巾,卓丽接过去拭泪。

  “卓阿姨,事情发生之前,赵先生认识胡云志吗?”

  “我不知道,没听他提起过。他跟着傅长松干,肯定不会和公安打交道。”

  谭嘉烁回忆胡云志的话:他也是鹞子街出身,从小认识谭怀胜,受邀参加过谭家婚礼。胡云志认识赵英涛的可能性不低,只是这层关系不可能提到台面上。

  按照卓丽所说,傅长松知道赵英涛私自动用金库和外人做生意,而在傅长松二十年前的自我辩护,以及对谭嘉烁的叙述中,都完全隐藏了这件事。从傅长松的角度来说这是合理的,因为若坦白他和赵英涛有经济纠纷,反而会导致自己嫌疑更重。相比之下,不如咬定和抢劫杀人以及男女私情传闻毫无关系,更有希望脱罪。

  谭嘉烁的思绪回到现场——回到胡云志在她面前重演的那一幕。对胡云志来说,看见重伤的赵英涛是一个意外,但意外发生后,他依然按照原定时间点逮捕“嫌疑犯”。曾经的赵英涛,在谭嘉烁心目中,只是一个和母亲同时死去的陌生人。经过卓丽描述,赵英涛的形象在谭嘉烁心中更加明确,有更充足的人性,包括他的欲望和恐惧。带着这样的思绪,再去回溯现场,谭嘉烁得到了新的问题:

  胡云志到底为什么意外?他是仅仅因为发现赵英涛

  也

  在现场而意外,还是因为赵英涛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