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部——天台上(1 / 2)

  “你为什么心情不好?”

  “我被退稿了。”

  “退稿?”

  “我给诗刊寄去了我的作品,一共十五首。这是我第一次用泰阳这个笔名投稿。我等了三个月,只收到一封退稿信。”

  “他们全部都不喜欢吗?”

  “反正都没采用。退稿信里连一点意见都没有,只是说鼓励我继续创作。”

  “那说明他们觉得你有潜力。”

  “谁知道呢,肯定每一封退稿信都是这么写的。其实你来之前,我想过把这些稿子都扔河里。”

  “那怎么行,可惜了。”

  “反正除了我,也不会有人读到这些诗了。”

  “你可以读给我听。”

  “真的?”

  “当然,我有兴趣。”

  “那我真读了。”

  傅星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打开,抽出一沓稿纸,看了看朱琪芬,没有立刻开口。

  “你读呗。”

  然后傅星开始读他创作的诗。他有些激动,有些胆怯,声音的顿挫和节奏都不太自然,朱琪芬不得不集中精神,才能听清每个字。这让她的思绪暂时从痛苦和焦躁之中逃离了。她听到了一些不甚明白的句子,也听到了一些耳熟的句子。傅星念到,走得足够远,我们就能找到那盏灯。朱琪芬回想起来,顾城有一句,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她不介意这个相似,她知道傅星是在直接和他心中的神像对话,而她也很欣慰自己无需解释,就理解了这对话。

  读完五首之后,傅星停下了。

  “先读到这吧,”他把信封放在脚边,把稿纸压在上面,“你不用急着告诉我你的想法。你在这里听,我就很高兴了。”

  “雁雁已经读过你写的这些诗了吧?”

  “还没有。”

  “那剩下的等她一起。”

  “好。”

  风有些变冷了。朱琪芬抬头,看了看绕着昏黄灯光飞舞的蚊虫。空气中有蚊香的气味。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不是在这里,是在你家里,”傅星说,“我就看出来我们是同类人。你是,雁雁是,我也是。”

  “那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