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槐山城(1 / 2)

凡道入仙,以体修为基,以功法为辅。体修者,为练体,纳气,心脉贯通,体坚如钢,身轻如燕,力大无穷;习相符功法,纳气归心,气通心脉,以气育法,以体筑道。

“以气育法,以体筑道,什么意思?”看到这罗平挠头想了一会,没有想明白,然后又接着往下看到一行小字:体修功法荐:《五行气决》、《吞元决》、《九方混元剑决》、《天罡决》、《御龙阴阳大法》。

“《九方混元剑决》?这里不是有吗!”罗平合上手里的这本《体修扎记》后,自言自语着急忙起身来到另一个书架,翻找了一会后,从书架最低下的一本厚书下面抽出一本书来,此书很薄,只有五六页,其首页上赫然写着:九方混元剑决。

罗平急忙翻开此书,第二页上为九方混元剑决结文,此结文写到:练此功法者,以心脉贯通,体坚如钢为基。此功法共分为十层,每层剑式三招,六字气决;达一层者,其剑如光,意到剑到,杀人无痕;达二层者,其剑无影,随心而动,取命无形。

读到此处,罗平激动不已,双手捧着此书如获至宝,又接着往下看。

达三层者,无剑无形,心念而动,剑威如气,气吞山河;

达四层者,取剑化形,随心所意,剑威如龙吟,威势奇恐;

达五层者,剑心气通,以气为剑,气剑合一;

达六层者,十剑一御,以剑行法,剑力入山;

达七层者,二十剑一御,以剑行法,剑奇如光;

达八层者,六十剑一御,以剑行法,剑势如虹;

达九层者,百剑一御,化剑为阵,阵如天威;

达十层者,千剑一御,化剑如雨,雨剑滔天。

“化剑如雨,雨剑滔天,这不是神仙打架吗,凡人之体修炼的气,就是气功,又不是仙家法力,怎么可能呢!。”罗平看到这心里无奈的叹道,接着他又看到此页下方有一行小字写道:意达前五层者,心脉贯通,体坚如钢,以气决为辅,方可有成;意达六层以上者,必以气育法后,方可有成。

“心脉贯通,体坚如钢,也就是说,以我现在的资质可以修炼前五层。”合上《九方混元剑决》后,罗平激动的突然起身自语道:“那就先练上半年再说。”

一年后。

一日,罗平正练剑练的入神,忽然一道白光向他飞来,他二话不说行剑而去,途中他一个转身,手上的御龙剑忽然化作一柄三刃铁叉,铁叉的行势之声如同龙吟一般,向着白光急刺而去,白光似乎有些惧怕,一个回旋后幻化成一个青衣男子忽然大喝一声:“小子,住手,你这一招取剑化形从何处学来得?”

“是方前辈,您出关了。”一听是方立的声音,罗平喜出望外,急忙收了御龙剑跑到方立身前。

方立打量了罗平一会,忽然有些惊讶的道:“小子,没想到才一年不见,你这体内的心脉之气越发增进了;告诉我,你刚才使的这一剑招是不是《九方混元剑决》里的取剑化形?”

“是,方前辈,此招是我花了大半年时间才练有所成。”罗平开心地笑道。

“嗯,不错。”方立点了点头说道,但他心里确无比惊讶,这《九方混元剑决》是自己练气期最喜爱也是练起来最得心应手的功法,想当初自己花了三十年时间才辛辛苦苦练到第四层,没有想到此子居然以凡人之身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不到,就练到了第四层;可惜啊,要是此子有灵根恐怕也是个修仙的奇才。

见方立不知为何有些失神,罗平赶忙抬手行了一礼道:“恭喜方前辈,分神强固,法力惊进。”

“屁。”方立一听他这话气的温怒道:“你怎么看出来我分神强固,法力惊进了?”

“晚辈凡眼肉胎,可看不出来,是我猜的,方前辈即以出关,相比也应该如此才是。”罗平笑了笑说道。

“小子,实话告诉你吧。”方立想了想后说道:“我此次闭关,收获不大,若不是时间紧迫,我一时也不会出关。”

“敢问方前辈,何事?您打算要离开此处吗?”罗平眉头微邹不解地问道。

“一年前,我因灵石之争,灭杀了青义门六个筑基期弟子。”方立双手一背说道:“这青义门好歹也是有着六百多年传统的修仙大派,此次损失如此之大,他们决不会罢休,近几日我忽然心神不宁,经验告诉我,他们可能快要查到此处了。”

“既然如此,敢问方前辈何时动身,又去往何处?”罗平一听方立这话,内心有些不安的问道。

“去青义门。”方立说道。

“什么?......你和他们结的这仇可是不死不休的,你这一去,岂不是羊如虎口嘛。”罗平惊讶的楞了一会,急忙问道。

“不。”方立看了一眼罗平接着说道:“准确的来说,我是去离青义门比较近的槐山城,此城虽然距离此处有三千七百里路程,但也是距离此处最近的常有修仙之人出没的地方。我现在还是分神之体,要赶快找一具合适的修仙之体夺舍,然后复活,再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之前的修为和法力,如此才能在青义门的追杀下获得一线生机。”

“夺舍复活?敢问方前辈这夺舍是何意?”

“你小子话还真多。”方立忽然严肃地说道:“时间紧迫,你马上去大堂和其它屋内收拾一下,要把所有东西全部装进灵袋内带走,此地不留一物,我们今后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至于你心中很多不解之处,回头在路上我会慢慢告诉你。”

“是,方前辈,我现在就去收拾。”罗平说着从方立手中接过一个灵袋后,急步而去。

出了大岩山脉往北十里处,有一段蜿蜒崎岖的泥泞小路,只见一个样貌普通,身材魁梧,一身白衣的青年,脚下生风般地往前一路狂奔。

此人正是已经离开大岩山脉的罗平,往前又飞奔了一会后,他突然放慢速度步行了起来。

这时,他耳边突然传来方立的声音:“小子,以你刚才飞奔的速度,和一般的马差不多,日行最多不过六百余里,如此这般,恐怕没有个五六日是赶不到槐山城了。”

“方前辈莫急,我有办法早点到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