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高顺版煮酒论英雄28(1 / 2)

知道高顺竟然是为自己而来,诸葛亮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震惊之色。毕竟他早就已经想到了这种可能。

所以这会儿的诸葛亮,那是一脸的平静,用略带微笑的声音开口说道:“那不知伯平兄千里迢迢来见我,所为何事?”

高顺面带笑容的开口说道:“我闻卧龙先生有旷世之才,此次前来,是想拜卧龙先生为军师。不知卧龙先生可愿与我出山,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诸葛亮没想到,高顺竟然如此直接,开门见山的就说要请自己出山。最主要的是,高顺所说的并非是匡复汉室,也并非是助他成就一番伟业,而是要救民于水火之中。

这对于诸葛亮来讲,真的就有些难以回答了,毕竟如果诸葛亮拒绝,那就相当于不想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所以这会儿不仅高顺的目光,看向了诸葛亮,在座的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诸葛亮,想知道诸葛亮应该如何回答高顺。

而此时的诸葛亮,仍然一脸淡定,笑着开口说道:“我虽自幼读书,但却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如今自己学业未成,恐怕难以帮助伯平兄。”

诸葛亮的这个回答,确实十分的婉转,表明了自己并非是不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而是自己学业未成,无法胜任军师一职。

而高顺听到诸葛亮的回答,不免叹息了一声,“既然卧龙先生如此说,我也不好强人所难。只能等卧龙先生学成之日,再来亲自请卧龙先生出山了。”

高顺这话一出口,就连靡贞和张宁都觉得不太对劲。心说你不是来请诸葛亮的吗?怎么人家拒绝了一下,你就直接放弃了?这未免也有点太不诚心了吧?

而此时的诸葛亮,脸上也不免露出了尴尬之色。毕竟这高顺也太不按套路出牌了,最起码你也得再请一请啊。

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能点了点头,“伯平兄放心,等我学成之日,必然不会忘记伯平兄今日之邀。”

说完之后,诸葛亮还不忘将面前的酒杯端起,对着高顺虚敬了一下,然后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算是将这件事就这么掀过去了。至于以后要不要跟随高顺,那就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高顺同样笑着点了点头,并且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然后开口对诸葛亮问道:“虽然今日我未能成功请卧龙先生出山。不过有几件事,还请卧龙先生指教?”

这绝对是诸葛亮求之不得的,毕竟就算他不愿和高顺出山,助高顺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但却不代表,他不能在高顺的面前展露一下才能。

所以当下便笑着对高顺点了点头,“虽然我自知才疏学浅,但也愿意听一听,伯平兄有什么不解之处。”

高顺也没客气,当下便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不解之处有三。其一,想问卧龙先生,这天下何人可以称之为英雄。其二,想问卧龙先生,当今朝廷可有救否。其三,想问卧龙先生,如何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可以说,高顺的这三个问题,在他没有来之前,在座的几人一直在聊。只不过各有不同意见,到如今也未能达成共识。

所以听到高顺问出这三个问题,在场的所有人脸上都不免露出了一抹兴奋之色。知道高顺既然问了,他心中也同样会有一个答案。

而诸葛亮听后,那是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河北袁绍,许都曹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还有如今寄人篱下的刘玄德,都可称之为英雄。将来都必将能够成就一番霸业。”

“如今朝廷已经千疮百孔,虽然如今各路诸侯仍奉汉天子为共主,但也不过仅仅只是表面而已。所以如今就算是张良再世,也难扶大厦将倾。为今之计,只能破而后立方可。”

“至于如何才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那就是结束如今诸侯林立的局面,让天下可以重归一统,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诸葛亮的这个回答,几乎将在场所有人的想法都给说了出来。毕竟他们一直争论的就是,这天下何人能够结束这乱世。至于第二和第三,反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分歧。

所以诸葛亮话音落下之后,所有人的目光便都看向了高顺,想要听一听高顺是否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而高顺也没让所有人失望,当下便叹息的摇了摇头,“卧龙先生总结的虽然十分精辟,但是我却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我觉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所以我认为,许都曹操和如今不得志的刘备,倒是可以称之为英雄。”

“毕竟前者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着大义。后者最擅钻营,每每以仁义来装裱自己,一旦得到机会,便可一飞冲天。最主要的是,这二人都是心怀天下之人,胸中之志绝不仅仅只是一方诸侯。”

高顺这话一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暗暗点头。毕竟高顺对这些诸侯的评价,绝对堪称一针见血。

虽然诸葛亮也觉得,高顺的这个评价十分中肯,但还是开口说道:“既然国平兄认为曹操可以称之为英雄,为何还要坚守下邳城与曹操开战,而不转投曹操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高顺笑着摇了摇头,“就算曹操是天大的英雄,我也不可能投奔于他。毕竟我不能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将兄弟们的生死置于脑后。”

谁都知道,高顺这话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如果高顺投靠了曹操,他身边的陈宫,必将会死在曹操之手。毕竟陈宫给曹操惹的麻烦,可不是一般的大。

这也不免让众人对高顺生出了一种感觉,那就是可以托付生死之人。毕竟一个能为身边人着想的主公,才是最值得跟随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