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吹稻草,压弯了腰(1 / 2)

文渊阁内,已经烧上暖炉。

相较于外面的寒冷,就是两个世界。

阁内文书堆积如山,全是地方上或者六部等京城衙门呈报上来的题本或是奏折,内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而这些文书都需要经过内阁,票拟之后,才会呈给圣上御览,工作量还是相当之大。

几位阁臣的书案上也都是满满当当,光是看着就觉得责任重大,喘息间都是压抑的气息。

书案后此时还坐着一位中年人俯身忙碌,两人都进屋一阵子了,这人还是没有抬头看他们的意思。

此人正是马愉。

邝埜对于马愉的印象,唯有佛系二字可以形容。

马愉一开始只是个经筵讲官,职位不大不小,唯一的优势就是常伴皇帝左右。与他同期担任经筵讲官还有杨溥、苗衷、高谷和曹鼐,杨溥自不用说,而其他的四人今后全是入阁之人。

所以说马愉的仕途从一开始就是平坦的,只是他这性格实在不是当阁臣的料。

邝埜还记得马愉当年做过一首诗,叫林间行读。

‘适兴依林樾,逍遥乐此心。练囊随杖履,缃帙散光阴。贤圣遗风远,鸢鱼至理深。高怀千古上,自不染尘襟。’

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佛系”!

就像他的字一样,“性和”。

“性和,这是兵部的邝侍郎,想找杨阁老商讨事情,在这稍等会儿。”

听见有人叫他,马愉这才抬头,目光扫过二人,轻轻的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继续伏案工作。看得出来手头的事件很是棘手,导致他那两根眉毛都快聚成一根直线了。

就这么工作,怪不得早亡,邝埜心里吐槽一番,随便找了个方便的位置坐下。

“杨阁老每次入宫最少都得一个时辰才能回来,晚的话那就没准了。邝侍郎可得有个心理准备,那边有茶水,还请自便。”

说罢,曹鼐也坐下伏案工作。实在是奏折文书太多,耽误不了片刻。

一时间,阁内只剩下炭火燃烧的噼里啪啦的声音和纸张翻阅的声音,时不时还传出几声咂舌之声。

“麓川军这帮贼子怎么就剿不灭了呢?现在又开始活动了,去年朝廷发兵十五万,转战数个月,结果竟然还是让他们如雨后春笋一般又发了出来。要是长此以往的拖下去,这个泥潭怕是越陷越深啊……”

“为一荒远偏隅之地,劳军伤财数年,实属难堪。相较于南边荒蛮,北方的瓦剌诸部才应该更为注重,几年来屡叩边关,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曹鼐翻阅着一份禀报麓川的奏折也是眉头紧锁。

马愉没抬头,接着话头说道:“思任发抓不到,麓川之事就别想结束。”

“也是。思任发这人还是有些人格魅力的,所率之部都被打散多少次了,竟然还有死灰复燃的能力。叫我说还不如划线而治,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这事你我说的不算,还得看圣上怎么抉择。但依我看,有王公公在,这仗还得继续打下去。”

曹鼐听闻此话,苦涩的摇头笑了笑。他心知肚明王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虎视眈眈的北方和咋咋呼呼的南方间,有人选择了南方,其中的勾当不免让人产生怀疑。

正好兵部侍郎在场,曹鼐也想问问他的看法。

“邝侍郎,你觉得麓川这仗还有打下去的必要吗?”曹鼐看向邝埜询问道。

这事还真得问问兵部的意见,毕竟是执行部门,对此事最有发言权。

邝埜想了想,在脑海中搜寻关于麓川之役的信息。

麓川之役。

从正统四年打到正统十三年,中间断断续续,打打停停,期间无数人因为战功升官封侯,像他的老上司兵部尚书王骥通过这一役直接成了世袭伯爵,还有他现在的上司兵部尚书徐晞,也是因为从战有功才得到的提拔。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这一役给大明朝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局势更加稳定?带来了国家更为富强?还是带来了赫赫军威?

好像都没有!

九年的时间来,人员大量伤亡,军队疲惫不堪,国库空虚,北方防备懈怠。

更为可笑的是,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最终的结果还是以合约结束。

转饷半天下转了个寂寞。

邝埜斟酌了一下,缓缓说道:“万钟(曹鼐的字)所言不虚,要是能打出个结果自是好的,就怕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再加上朝中有心之人从中作梗,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曹鼐听到他的发言,一扫之前的苦涩,轻声笑道:“哈哈,侍郎语出惊人啊。”

劳顿于公务少有张望的马愉听闻此言,也开始抬起头好好的端详起来这位突然到访的男人,眼神中还带着一丝好奇。

曹鼐也是好心,笑过之后又提醒了一句,“只是,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话以后还是少说为妙,免得生人闲话。宫里人多眼杂,可能本是一句无心之话,可能传着传着就变成一把杀人的钢刀,邝侍郎不常在宫里带,可能还没有体会。”

说着曹鼐还似是有意无意的瞥向屋外,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邝埜自是明白,想想也是,如今禁军都指挥使,锦衣卫指挥使,东厂厂公全是阉党,相当于整个皇城都在阉党的监视范围之下,怎能不人人自危。

只是没想到如今阁臣也是如此。

结束了对话之后,曹鼐又对批注泛起了难。

“这事感觉怎么写都不对,靖远伯王骥这个奏章单单描述麓川的情况而不作建议,烦烦索索几千字,跟作赋一般,让人无从下笔啊。”

“性和,你说该怎么办?”

马愉到底是长他几岁,脑袋转的飞快,“一字不填!等杨阁老回来看一眼,晚上直接呈给圣上定夺。”

王骥之所以不作意见,是因为麓川的事情朝堂之上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朝廷不应该在那荒蛮之地浪费大多精力,而另一派认为麓川不平,恐怕木邦、车里、八百、缅甸等地觇视窥觊。

而两派的代表,一位是四朝元老杨士奇,另一位是新晋红人王振。

这两派王骥谁也得罪不起,所以干脆采取隔岸观火的策略,不惹祸上身。

“善。”

一晃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外面的太阳将落,炭火都加过几炉。

纸张摩擦的声音还在阁中响起,两位阁臣仍在整理文书,好在数量已经肉眼可见的减少。

曹鼐先是忙完,起身活动活动筋骨,几个时辰不挪地方还是很磨人的。

“邝侍郎,您今儿可真是不赶巧,要是寻常这个点,阁老们也该回来了。看来今儿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耽搁了,许是麓川的事情已经传到太皇太后的耳朵里了,几位大人正在统一意见呢。”

“我再等等。”邝埜坚定地说道。

“行,您注意点时间,要是宫禁了恐怕晚上就得在这住下了。我可先走了,今儿性和当值,他能陪你。”曹鼐打趣着说着,然后不停留出门而去。

正常秋时令下午申初京城各衙门就可以散值了,但是内阁事物繁重,自然不能跟着时令走,只能什么时候做完公务什么时候才能散值,但是大多都会选择在宫禁之前离开,要不然就留下当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