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月下宝图(1 / 2)

自从丢了《鲜卑遗语》和失去卓尔金后,我们很久未这么开心过了。一想到马上就有可能解开东胡宝物的秘密,我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欢喜。多亏了梦中的亮光照醒了我,为我指引出一条前进的道路。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我们很快就到了咸阳。但我们片刻都未停留,直奔乾陵而去。乾陵位于SX省XY市区向西北五十公里处,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

虽已是深秋,但来此游玩的游客依旧络绎不绝。我们也忙里偷闲,随着游人一起走在宽大的神道上,认真地参观起来。神道一直向前延伸着,渐高渐远,像是通往天堂一样。一东一西两块高大的石碑很是显眼,西面那块是记述高宗功高的述圣纪碑,而东侧那块正是我们此行所要寻找的武则天无字碑。只是,无字碑早已不是无字碑了,碑上刻满了历朝历代文人的评论,真有“是非功过后人评”的意思。碑上八条彼此交缠的螭龙依旧腾飞如神,而高大的石碑还是默默无言,不过,又像是在诉说着不变的永恒。历经无数风雨的石碑仍站在这里岿然不动,只是千古风流人物都早已化作了阵阵云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或许,某一天,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幻灭重生,谁也不会例外,当然也包括时间在内。

围着无字碑转了又转,以期可以从上面的文字中找到有用的线索,可谁知,看来看去全无用处。而我们又不能在此过多停留,只好暂且先欣赏起周边的美景,然后我们就离开了。一直等到天黑,我们才再次回到乾陵。长思哥已经和这里的工作人员打好了招呼,可是,当我们进入乾陵时,守门人还是用非常疑惑地眼神看着我们大家。

我们快步走进了乾陵,直奔无字碑。夜色中两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石碑在黑暗中愈添神秘,而我们的心也笼罩在一片未知的雾霾之中。谁也不知道我们这次会不会有所发现,莫名的担心和狂热的期待让我很是纠结,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我们站在无字碑前,又开始寻找起来。在手电的照射下,石碑透着深沉的古老,可我们却始终未从上面找出一丝有用的线索。在我眼里,无字碑依旧是无字碑。不久后,我和素雪就沦为了看客,而长思哥、月仙和贺兰依旧在坚持不懈的寻找着。

我和素雪背靠着背坐在无字碑前的空地上,看起了星星。一个天空,两半群星,背靠着背的我们虽然看不到彼此,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把两人眼中的星空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就这么望着星空,直到长思哥他们也一无所获的来到我俩面前。

“唉……除了后人所刻之字,完全没有任何发现。”长思哥哀叹道。

听他如是说,我的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疑惑。依卉明明告诉我说,武则天的无字碑上就有关于东胡宝物的线索,可为什么我们就是找不到呢?依卉不会说谎,更不会骗我,一定是有什么事情我们一时没有想到,所以才什么也没找到。

没有月亮的星空,只有无数繁星在闪烁着,在暗淡的星光下,黑暗中一切都静悄悄的。我望着星空,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月亮,对了,就是月亮。或许,只有在初七的月光下,才能找出无字碑的秘密。想到这里,失望的心情瞬间被希望所替代,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大声狂叫着,这把大家吓了一跳,而不知道的人一定会以为我在发神经呢!

看到大家都不明所以地盯着我,我忙道:“我有办法了,你们瞧我的!”

说着我就拿出了传音石,把传音石放在合十的双手中,然后就开始用意念呼唤起依卉,等待着她的回应。说来惭愧,虽然传音石是一块天外飞石,并被洞穴人视为无上的宝物,可它在我手中,却只成为了千里传音的工具和幻化成月亮的石头,而这还需要依卉的帮助。所以说,我对传音石可以说是几乎一无所知。

在得到依卉的回答后,我把传音石拋上了天空,接着,传音石就幻化出一弯初七夜的月牙。望着天空上的弯月牙,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素雪微笑时的眼睛,竟一时忘记了无字碑,而是向素雪看去。素雪也正在盯着天空中的传音石看,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传音石幻化成月亮的场景。她的眸子里反射着月亮般的光芒,而她脖子上佩戴的月牙佩也散发着同样的光芒。天上的弯月牙,素雪的眼睛,以及她脖子上的月牙佩,在相互映衬中共同构成了一幅言语无法形容的美丽图画。

当我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之中时,耳边传来了长思哥震惊而又兴奋的声音:“天哪!你们快看!无字碑!”

我这才回过神来,向无字碑看去。只见无字碑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幅图画来,粗细不同的金色线条勾勒出一个个似山若水的图形,像是成片的云,又像是一位衣袂飘飘的仙女,而整幅图画在月光下闪着金黄色的幽光,可我们却完全不知道它是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