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试探与挑衅?(1 / 2)

本章紧接第十章《久违的和平与繁荣》。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十五章、十六章为历史回顾章,作为前篇叙述的背景与说明,其中更详细情况待后期补充与完善。如:各位将领在其中所展现的军事素质、能力、沉稳、指挥的艺术、阴谋阳谋等。

边境无战事,暂时无战事,暂时无战事?

60公里的缓冲带中,真实存在着,也真实让双方的人民感受到和平的曙光与希望。

这60公里的缓冲带,是和平的护城河,是战争的困兽场。

经历了三十年战争之后,开始时人们对此的珍惜与重视使得每一个人都相信“停战”的意义,相信“停战”带来的价值。

在休养生息的过程中,双方依然以某种方式不断在挑衅与试探,只是由于双方均没有新一轮战争的积累,而停留在了言语争论上。这种争论使得双方的仇恨在进一步加深,但没有人在意,因为两方均认为是对方“输”了,己方作为胜利方,为什么没有获得该有的战利品与胜者该有的荣耀。

60公里的停战区内:

南方宪皇帝十五年,北方奉诚可汗三十一年,冬。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人们在享受了近一年的和平岁月之后,开始逐渐放松,对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更加趋于一致,但历史的走向就是在这平常普通之中开出特殊神奇之花。

冬日的严寒,使得人们更加无聊、随意的面对这一天的度过方式,偏近于北方的人们在每一年的寒冬除了等待春季的到来,就是在在这个过程中寻求方式在寻找生命存在的痕迹。

节日,是神的到来,也是人类造神的开始。农耕社会的节日,通常是放在一年的后半年或丰收后的庆祝,当人们的在为生存而奔波和忙碌是,尚未来得及去造神。

平常的一天,王迟在与众位好友喝酒之后,无所事事的来到了边境散步,这一天与其他的每一天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什么不同,所有人以为这一天和昨天一样。但是,谁会预料到“酒”会差点改变这场停战的格局,改变这场停战的进程……

散步中,本来就不受理性控制的思想在醉酒的加持下,越发显得敏感且暴躁,醉酒状态下的人,以为自己差点就无所不能,甚至超越于“超人”。酒后的王迟在路上走着,想起之前还在守卫的边地,突然在去年要求撤退,在理性思考中是一直相信这件事一定会这样发生,但在情感上是很难接受的,自从“少子之战”以后,身边有的战友死在自己旁边,血腥的味道、污渍的面庞,无声的哭泣…往日的回忆历历在目,有时夜里在睡梦中也会惊醒,以为自己依然在战场上杀敌,潜意识中告诉自己战争已经结束,可是真实的感受总是在深夜泛起涟漪……人们以为白昼的光明可以击穿夜晚的黑暗,其实,黑暗一直都在等待着,等待着你进入梦乡的那一刻,然后在睡梦中给你致命一击。

“致命”?也许吧?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的可能,无法物理上的消灭,但这种情绪上的伤害及摧毁却是那么真实,使人时而无法分辨事实与梦境。

一边走一边思考的王迟,突然与人相撞。抬头、迟疑、睁眼……“什么情况?谁撞了我?”另一方也如此诧异。如若是平日白天寻常情况,这一相撞也就互相客气、点头示意就结束了。

可是,今日不同,人依然是那个人,但却是酒后的人,还是夜晚酒后的人。

酒,给人以莫名的勇气;夜色,给人以强烈的错觉。

相撞后的两人发现对方都不是本国人,而是之前的敌国人。虽然有这一段时间的和平岁月,但不代表敌对的感觉和敌对的认知过去了(和平了)。

王迟说:哼,胡虏……

对方:双脚羊……

两人互瞪双眼,蔑视的眼神和愤怒的表情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两人的争吵也逐渐增加了肢体上的对抗,周围的人也凑上来观看,有人喊着:打他,敢侮辱我们……有人喊着:失败的对手,还敢还手……有人喊着:战场上的弱者还敢……

当这一切在更多人群中被不断放大时,冲突从两人之间变成了两群之间,人数的增加也预示着力量的加强,虽然要求不能携带武器进入60公里的停战区,但是身体、拳头、腿脚、石头、木棍等也可以成为武器,两方开始一边咒骂,一边陷入打斗中,这种打斗的场面比战场的比拼更加粗暴与野蛮,因为这纯粹是出于个人的本能意志,使用的力量也是完全释放的。

这一场打斗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随着双方边境停战官员带领边军到场,这场冲突才被制止。

双方同意先将各自的人员(生还者和死亡者)带回,同时将这一问题进行上报,下一部的处理将随时进行沟通。

这场冲突以加急的形式上报到双方的最高统治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