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入学国子监(1 / 2)

魏国公府内,徐增寿听完朱棣所说,十分震惊,同时,他也对朱高爔生出几分好奇。

原本,对于朱棣这位庶子,徐增寿并不重视,他姐姐徐氏是朱棣的正房夫人,还给朱棣生了三个儿子。

区区一个庶子,更本不放在徐增寿的眼里。

可方才听了朱棣的话后,徐增寿将朱高爔的重视程度一下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身为大将军徐达之子,徐增寿可是知道力气超过千斤代表什么,那可是有望成为传说级武将的资质。

徐增寿曾经见过大明王朝第一猛将常遇春,但徐增寿可以肯定,那怕是常遇春,最多也就有五六百斤力气,也没有超过千斤的力气。

想到这里,徐增寿连忙喝了一杯酒,压压惊。

朱棣余光扫过徐增寿,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

朱棣不是傻子,为何向徐增寿透露朱高爔的实力,自然是有原因的。

如今袁容与燕王府的婚约取消已成定局,朱棣不可能违抗老爷子的旨意

袁家这一大明顶级勋贵算是和燕王府结下死仇了。

而朱棣现在在金陵所能倚仗的武官,以魏国公府一脉为最强助力。

为了防止魏国公府看轻朱高爔,影响魏国公府与燕王府的关系,进而重演袁家之事。

朱棣刻意向徐增寿透露朱高爔的实力,让魏国公府对待朱高爔的态度有所改变,避免将来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好在徐增寿看出了朱棣的意思,放下酒杯后,故作豪爽道:“王爷,哪天您带着高爔外甥来魏国公府,咱们见见,我也给高爔外甥介绍下我家那小子,好让他们多亲近亲近。”

显然,徐增寿这话的意思在表态,表示对待朱高爔,他会跟亲外甥一般对待。

明白徐增寿理解了自己意思,朱棣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那是当然,改日我便让小四过来,和你这个舅舅好好唠唠!”

国子监。

祭酒胡季安也接到了洪武帝的旨意,知道了朱高爔即将入学国子监的消息。

“这下麻烦了,国子监还从未收容过三岁孩童,这可怎么教啊!”

目前国子监的学生主要为两种,一类是官生,官生里又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品官的弟子,就是官二代,还有一种是外夷人,就是留学生了。

还有一类就是民生,指由各地官府从当地学校保送来的生源。

但无论是官生还是民生,都是接受过一定知识教育的青年,从未有三岁孩童入学国子监的记录。

胡季安在之前朝会上也是见过朱高爔的那些大胆行为。

在他看来,朱高爔的那些行为就是年岁太小,智力未发育成熟的体现。

对于朱高爔可能拥有的学识,胡季安并不抱太多期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