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师兄的身份有点重!(1 / 2)

林宅西路,西席先生独院。

贾化正手捧书籍细看,瞧见门外东家的身影,赶紧放下书籍起身见礼。

“见过林公,可是林公找晚生有事?”

林如海摆了摆手,进了门,示意对方无须多礼,“弟冒味前来,还请雨村兄见谅。”

“不敢,不敢。林公找晚生,大可让下人招呼一句,晚生理当前去,聆听林公教诲。”

寒暄毕,一时落了座。

林如海接过贾化端来的香茗,说道:“雨村兄,弟有一事拜托。”

“林公言重,但请吩咐,晚生一定办妥。”贾化忙打恭作揖。

“都中家岳母一直念叨小女,值贱荆去世,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弟便想着,托请雨村兄护送小儿进京。”

“兄请放心,余已为兄筹划,修书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

贾化压下心中狂喜,恭敬地作揖相谢。

林如海摆手道,“只是,雨村兄乃读书人,须知当今尤为重视孝道,故小女须替贱荆制孝毕,方能入京。”

“孝悌忠信,理应如此。”贾化颔首回道。

林公作为两淮巡盐衙史,倘或被人知其嫡妻刚死,他便马上让女儿远行,这便是违背夫道,又违父德。

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如此一来。

岂不是给那些虎视眈眈的小人,亲手送去把柄?

女儿替母亲守孝,乃人之常情。

何况当今奉行尧舜之道,以孝治天下。

制孝,乃大事矣!

虽说林公可以拿女儿年龄尚幼,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姐妹兄弟扶持为由。

但这只是一个借口。

倘若被御史查证据实,林公丢官,那都是轻的。

林如海见贾化应承下来,颔首笑道:“待孝期一过,便可启程。凡所需一应费用,亦不劳尊兄多虑矣。”

……

时光如流,转眼过了七日。

徐京墨带着张光祖以及六月雪成员,足足在长江下游搜寻了七天七夜。

终究是没能找到张培元的尸体。

因大家的身子都极其疲惫,徐京墨不得不暂时放弃搜寻。

第八日黄昏,睡了一个白天的徐京墨,从硬木板床上坐起。

随后来到张培元的房间。

瞧见床上睡着的张光祖,徐京墨轻步上前,将那床打着补丁的薄被替阿祖掖好被角。

而后蹲下身子,探手进去床底摸索一阵,从里拖出一个略显沉重的木箱。

其上没锁,雕刻着道教特有的吉祥图案。

“师叔祖,你醒啦?我去给您煮粥,马上就好。”张光祖听见动静,揉了揉眼睛掀被坐起,语气嘶哑无力。

徐京墨摇了摇头,说道:“我还不饿,这数日来你都没有好生歇着,再多睡一会儿,晚膳我来做就好。”

“师叔祖会做饭?”

张光祖嘴巴微张,六年来,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师叔祖会做饭。

披上得罗袍的张光祖,下了床才发现地上那个大木箱。

骤然瞧见师傅的遗物,阿祖的泪水又无声滑落。

徐京墨转过身,默默地打开木箱。

里面除了几件杂物,一柄长剑,

其他的全是法衣、花衣、卦衣,得罗、大褂。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件洞天仙衣。

一件紫色、一件石青色。

石青色那件,前后绣彩云四爪黄蟒!

瞧见绣蟒的法衣,张光祖的眼睛瞪如铃铛,满脸震惊!

据信中所写。

这种绣蟒的袍子,本朝立国以来,没有郡王以下朝臣得以赐服。

徐京墨微微敛眸,见其衣料颇为特别。

疑虑丛生的徐京墨,伸手进去摸了一把。

“嘶!”

这是一件极其罕见,辑里湖丝作为经丝、精织而成的洞天仙衣。

徐京墨眯起眼眸,对于张培元先前说过的那句:天官可以教训皇子皇孙。

他认为,张培元那是在吹牛逼!

直到他看见这件蟒袍法衣,且辑里湖丝只有皇室才能使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