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说书戏说徐公子(1 / 2)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欲阴欲雨的天气,黛瓦白墙更显青素。

古水道,如一条银带贯穿整座扬州城,绵延流淌。

自古以来,扬州就是一个繁荣的商贸重镇。

繁忙的东关古渡码头,“远来是客”茶楼热闹非凡。

此刻南来北往的茶客,挤满了茶楼二层,纷纷仰着脑袋。

五张大小不一的茶桌高高叠起,其上坐着一位灰布长衫中年人。

“诸位,若论天下奇人异士,这扬州城的徐公子,必然是榜上有名。”

“这徐公子,生得貌似潘安,俊逸非凡。”

台下的本地茶客临走前插了一嘴,顿时引来一阵哗然。

“非也非也,这徐公子生得貌似陈世美……”

茶客们闻听此言,皆是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有好事者狐疑开声,“说书佬,难不成这徐公子也是个负心汉?”

“学那陈世美,为了攀高枝抛弃糟糠之妻,迎娶高门贵女?”

说书先生摇了摇头,笑道:“足下不觉得,陈世美乃一位奇男子?”

说书先生手中折扇一收,拿起屁股旁边的惊堂木一拍。

“偏是这位徐公子,他了不得呀!”

“他自打出生便身患三绝之症——先天失聪、失明、失言。”

“然则,这一苦难非但未将他击垮。”

“反而在逆境中崛起,成为一个令整个扬州城所有青楼勾栏,都为之追捧瞩目的存在!”

正当茶客们听得如痴如醉之际。

一道突兀的声音打破了这静谧的气氛:“说书佬,莫非这徐公子,他有什么天赋异禀不成?”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讨论声。

“难道是那玩儿‘天赋异禀’?”

“怕不是这徐公子舌绽莲花,以口舌折服的勾栏女子。”

“哈哈哈……”

“嘿嘿嘿……”

茶楼里面调侃的声响不绝于耳。

“非也非也。”

说书人轻轻晃动着手中的折扇,神秘一笑,“要说天赋异禀嘛?这徐公子的确有过人之处。”

“但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他那双神奇的手了。”

“哦?他的手有何神奇之处?”

“他的手,难道比他的口舌还了得?”

茶客们纷纷好奇追问。

“诸位,你道这徐公子是如何逆天改命的?”

说书人话音一落,茶客们纷纷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六年前,他被龙虎山第五十八代天师收为亲传弟子,练就一手漂亮的桃木剑法,耍得甚是漂亮。”

众人听见徐公子乃龙虎山天官弟子,莫名羡慕起来。

有人惊叹出声道:“噫!那他岂不是国师弟子?”

有看客诧然出声:“啧啧啧!能够成为天官弟子。莫说他能走能跳,即便是残疾之身,也能生活无忧。”

龙虎山天师,岁俸超过了五百两!

普通人家,一年能够赚到十两银,便已经算是好人家了。

“继续呀!说书佬!”有看客着急了。

“诸位看官莫急。”说书人故意卖了个关子。

“自打这位徐公子拜入龙虎山天官门下,修习龙虎山秘法之后,徐公子便开始习得一手好字。”

“他的字迹游云惊龙、如凤舞九天般灵动飘逸。更令人拍案称奇的是,每一笔一画都仿佛蕴含着灵性,让人叹为观止!”

茶客们听得目瞪口呆,对这位徐公子的书法赞叹不已。

这时,一道不适时宜的声音骤然响起。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一个头戴网巾作秀才打扮的中年人,霍然起身,“一个既瞎又聋的人,谈何蒙学?更遑论,他能写出一手好字?”

“对呀!瞎子咋会读书?”

说书人一拍惊堂木,吆喝了一句,“呔!”

“我说这位秀才公,偏生漏听在下一言。徐公子前往龙虎山,拜得上代天官为师,目疾便奇迹般好了。”

“他的字迹行云流水,每落一笔都充满了灵性……皆是拜龙虎山秘法所赐!”

“诸位,倘或你们身患隐疾,可往秦淮河东岸寻找一颗百年古柳,拜得那位气质出尘的张培元为师,六礼束脩只需十两纹银。”

说书人唾沫横飞,茶客们虽听得如痴如醉,却自动忽略了说书佬后面的那句废话。

中年秀才喃喃自语,“原来如此。”

“不仅如此!”

说书人语气一顿,徐徐扫了一眼下面的凡夫俗子。

竟然无人上钩?

他决定放大招了!

“更让人拍案称奇的是,如今瘦西湖和秦淮河,那些成百上千艘画舫,每一艘,都悬有徐公子的墨宝对联。”

“那些开业的青楼画舫,要是没能求到徐公子的墨宝,就连那些有点名气的清倌儿,都不屑坐镇!”

“一个生来就遭受如此巨大不幸的人,却能够逆流而上,不仅学会了写字,还写得如此出色,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龙虎山堪称道门圣地!或是能够拜入龙虎山,此生无撼也!”

茶客们纷纷交头议论起来,选择性对说书佬后面的话听不见。

“果不愧是奇男子!!”

“敢情是这样,才被称为勾栏奇男子。”

众人均对徐公子的名气叹服,尤其是对他深受花魁的追捧而艳羡不已。

自己怎么不是徐公子呢?

自前太子传出被废后。

龙虎山和皇室的关系骤然变得紧张。

天官已经多年没有招收亲传弟子,顶多只是一个记名弟子。

亲传和记名有着天壤之别。

亲传弟子如同国朝秀才公。

同样受到朝廷的礼遇,可岁俸一定的绿米。

至于记名弟子,那就是纯粹的使唤门徒罢了。

说书人见气氛拱到这了,突然话锋一转。

“可惜啊可惜!”

说书人折扇一收,扼腕叹息道,“这位徐京墨公子,却怎么也不肯为咱们扬州城的锦瑟姑娘题字。”

“整个江南的文人墨客,皆是为此扼腕长叹!”

茶客们纷纷感到惋惜和不解,开始抱打不平。

“锦瑟姑娘?那可是咱们扬州府第一美人啊!徐公子缘何不肯为她题字?”

“嘶!”

“这!”

“啊!据说那个锦瑟姑娘,其颜色生得极美,有好事者称她有祸国殃民的长相!”

“这是为何?”

先前那个秀才公,脸上流露出倾慕之情:“锦瑟姑娘的容颜,用‘倾国倾城’来称之,丝毫不夸张。”

“毕竟,她可是被顾大名士,称之为江南第一美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