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眼光的局限,是个体,是时间。(1 / 2)

汉六年十一月,距离楚王被贬为淮阴侯还有一个月,距离白登之围还有不到一年,这些历史的大事即将发生,但是身处在这个时代的李想却没有一点实际的感觉,朝堂上的波云诡异对于底层百姓来说还是太远,只要不是战争打到了长安这个帝国首都的附近,都不会对此时的李想有一点干扰。

如今对李想干扰最大反而是怎么让婶子在村里更有排面,是的,上次帮李想组织村里的女人一起剥皮,然后给她们发工钱的日子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刘婶有心去找李想问问,但是被刘猛拦下来了,他知道李想最近需要自己的安安静静的思考。

李想和刘猛聊过之后也放松了下来,老老实实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才去跟酒楼管事对账,那账本他看着也头疼,汉朝初期使用的文字都是小篆,隶书要等到光武帝那会才会兴盛起来,所以李想对账的时候看的那叫一个欲仙欲死,懵懵懂懂的凭着自己在现代看过的所有小篆字体来看完了厚厚的账本,什么?多少钱的交易账本那么厚,现在是汉六年,纸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也没有普及,用于书写记录的都是竹简与木板一类的,通常每次的交易处理方法,就是各自手里拿着一片的竹片,上面记录着每次交易的东西和价格,然后结清的时候大家拿出来一起对账,特别的复杂且繁琐,不好保存不说还容易丢,李想已经下意识的把它当垃圾丢了好几次了,就很不方便,李想想着,要找个时间把纸造出来。

纸是华夏大地上文明的奇迹,它的出现不仅是让知识更容易传承,而且极大的节约了各行各业的时间和成本,《天工开物》里面有完整的制作流程,李想小时候看的纪录片也有,所以对于李想来说,纸只是需要时间,其他并不困难。其实在这个时代是已经有纸的存在了,只是他的作用不是拿来书写的,而是拿来包装的,1957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就在西安灞桥西汉古墓里发现了纸,被称作灞桥纸,所以即使李想现在把纸造出来,也不会有什么不合适的,我那迷人的老祖宗早就做完了,只是因为对工匠的不够重视,技术的不够重视才没有在这个时期普及起来。

在对完账目,拿到了剩下的钱之后,刘猛来找到了李想,告诉他里长已经把面馆的地找好了,剩下的就是找村里的工匠去建房就好,问李想有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李想想了想说到“刘叔,开工前先让工匠来咱家一趟,我要求的比较多,当面说会比较好”

“成,等会我让土娃子去一趟,定个时间,这天越来越凉了,要建就要抓紧时间,不然下雪的时候土冻上了就不好建了”刘猛说完就就打算转身去忙,被李想一把给拉住了“等下叔,还有个事”

“还有甚事,说完赶紧的,里长那边我还要去一趟”刘猛看着李想说到。

“上次您不是跟我说婶子的那件事吗?我这儿有了个想法,咱们村里的猎户不是有好几家吗,又都是好手,我打算拿钱请他们组成一个队进山打猎”李想说着看着刘猛“您说这事他们会愿意吗?”

“不愿意?不愿意的脑袋被驴给踢了,我都怕愿意的人太多打起来,这马上就过冬了,大家都在找吃的,屯粮食,谁会不愿意,但是哪有那么多猎物,附近不都快被你打没了吗?”刘猛一脸无奈的看着李想说到。

李想被刘猛看的有些尴尬,然后很豪气的说“猎物有的是,上次进山的时候我一个人往山里深处走了走,踩了好几个地方,做好了标记,都是成群的鹿还有成群的野猪,我还正好愁人不够呢,您这次过去找他们的时候记得跟他们说清楚,人可以多一些,但是一定要老手,下手要准,不然回来剥的皮子品相不好的话卖不了好价钱”

“行,这是交给我,我找几个手艺好的领头去做,保管不出问题”刘猛因为对村里知根知底所以说的时候很肯定,然后问到“还有吗?说完我走了”

“有有有,这次的猎物回来还是让婶子出面去收,您上次不是说了婶子都不出门了吗,您跟婶子说一下,以后有这种事都让婶子来”

刘猛听完之后很是欣慰的拍了拍李想“想娃子,多亏了你了,不然你婶子这几天看我哪儿哪儿都不对,要把我吃了一样,到处挑我的毛病,她不出门,我都不敢回家,你给她找点事做可算是救了我了”

李想听完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表情,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朝着刘猛说到“叔,我打算弄个作坊做个新的东西,应该会很赚钱,村里如果有您信的过的后生,您帮我找几个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