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筹备,面馆,想法(1 / 2)

汉六年十月下旬,李想由于自己的计划,一直在不停地忙着进山打猎,还拜托了刘叔介绍了相熟的铁匠和泥瓦匠还有猎户,一天到晚不见人,还带着刘叔的两个娃进山打下手,老头天天看着自己院子的皮货和各种肉类越来越多,心里直发愁,这天气凉了肉不容易坏,可也不是一直不会坏啊,这娃子打这么多肉放着干啥呢,年轻娃子不懂事,还是得我出手,想罢转头就对着灶房喊了起来“孩儿他娘,这院子里的肉能不能处理一下,娃娃打的这么辛苦,没白天没黑夜的,坏了可惜了”

“哐当”灶房传来了一声刀具落地的声音,紧接着一道身影向外面走出来了,人还没到声音已经传了出来“刘猛,老娘自从嫁了你,好日子没过几天,净伺候你们爷仨了,如今还要帮你捡来的孩子在这里忙前忙后的,你不来帮老娘剥皮放血,在那里杵着什么都不做,信不信老娘等你儿子回来往死了揍”说话的时间,那道身影已经走了出来,虽然穿着朴素,也没有什么首饰装点,但是能看出来年轻时候也是个颇为亮眼的女子,现在的脸上有了些岁月的痕迹,但是也相当于后世三十来岁的女子似的,自显韵味。

刘猛在听到女人声音的时候,已经走到了院子门口,在听完了之后对着来人拱了拱手,“夫人息怒,夫人辛苦,你看这时候也不早了,娃娃们还没回来,我去等等他们,你等会弄点硬菜,孩子们这段时间太辛苦了,给他们补补身子”说罢也不听女人那边传来的一段自创rap,头也不回,脚下生风的走了。

花开一朵,各表一枝,说回李想这边,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李想带着土和喜,仨人扛着一头野鹿从山路上走了回来,野鹿身上看不到什么伤口,如果剥皮的手法好,收皮子的会给出一个好的价格。行走在路上,村里的人但凡看到的都满脸羡慕。

“想娃子,今天又打到这么大一头鹿,了不得了,那什么,婶子想拜托你件事”

这是刘叔的隔壁邻居杨婶,他的丈夫,听说还在南方,去年来信说今年就会回来了,是个挺好的人,平时都是互相帮衬着的,刚好看到李想往这边走来就和李想说起了话

“我家那小子你也知道的,今年十五了,什么都不会就会种地,我想着说,你那要是方便的话,下次进山的时候让他跟着你打打下手,学学手艺,你看能行不。”

李想闻言思考了一会开口说“婶子,我觉得能行,但是进山里打猎很危险,您看土和喜这段时间,身上都是口子,我婶子心疼了好几天,再就是有时候好几天都回不来,白天黑夜不着家的,我是怕您担心,您要是真的觉得能行,就和我叔和婶子说一声,我听他们的”说完之后李想就招呼着土和喜两个人朝村里走去。路上遇到了来接他们的刘叔,几人一边乐呵的说着话,一边往家走。

到了家之后,刘婶炖了只鸡,还烤了好些肉,十来个蒸饼,和一点煮熟的菘,别看这些东西简单,已经是极其丰盛了,在汉代食物的加工方法多以蒸,煮,烤为主,主要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铁器的思想还没和战争分离开来,但是随着技术的提升和各种各样的食物进入中原大地,真正的铁锅炒菜才在宋代才完全普及开来,所以目前来说,老刘家在李想没来之前,过年才能吃这么好,没看那两个小的吃的那狼吞虎咽的样子么?

“刘叔,你说我这手艺去做个面馆,就开在离咱们村不远的官道边上,能有人来吃吗”李想在吃完饭后拉着刘叔出去消食的时候,说了一下杨婶儿子的事,又开口说出了最近心中的想法。

得益于老流氓头子刘邦开国初期的宽松政策与汉初黄老思想的盛行,加上开国时期的各个基层官员也还没有彻底腐化,与普通百姓修养生息,鼓励民间通商往来,恢复经济,只要能提高官府税收的,都是大力鼓励,还有各项利好制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