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 精义学习20(1 / 2)

按照范凌恒的理解,现在科举全部是以朱熹的《章句集注》作为标准答案,可没想到这仅仅只是四书。

至于五经的标准答案,孟教谕说他这儿没有,太过于占地方,绍兴老家有整整一个屋子摆放的全是五经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那就是永乐年间的《五经大全》,有《周易大全》二十四卷、《书传大全》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礼记大全》三十卷、《春秋大全》七十卷,总计一百五十四卷。

嗯……没错,五经的标准答案就在这一百五十四卷书中。

再加上《章句集注》二十六卷。

这是范凌恒今天得到的第一个重要信息——科举考试范畴超不出这一百八十卷书。

多么?

说实话,如果真的把这一百八十卷书放到范凌恒的前世。

当所有孩子都不再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全部时间用来学习如何做八股文;

当所有老师考核晋升必须拿出来一节省级优质课,课题为《快乐学习四书五经》;

当人们做题使用的不再是《黄冈密卷》而是《科举密卷》;

从一年级开始到高考前,求学十二载,只学这一百八十卷书,你觉得你能不理解四书五经或者不会写八股文么?

反正范凌恒觉得自己不会,后世和现在不一样,在那个有着多种学习方法论、习题册在的年代,学生不需要有多聪明,只要能踏踏实实把老师教的学到位,买的习题册做干净,考上个本科并没问题。

但很多学生都出不了成绩的原因在哪?

他们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本应努力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大好时光花费在网吧……球场……青春懵懂的爱情上。

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使命,在求学的阶段,投资自己,积蓄能量,等待着每年6月7日的到来。

那个对大部分人普通人,几乎是人生前十八年的全局最优解的考试的来临。

高考只是人生极短的一个片段,但它是一个重要片段。

如果让大多数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回答一个问题:“你对于你的高考成绩和入读大学满意么?”

恐怕只会有一个答案:“不满意。”

虽然高考不可能决定人的一辈子,日后的人生还要面对无穷无尽的考验。

但在这样一个相对公平竞技的起点,未来人生能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这是绝对平等的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不存在差别。

在范凌恒重生前,忍受苦难”和“丧”文化已然成为主流。

当时人们常常笑言,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出生。

有一个富爸爸,这辈子就赢在了起跑线上,这话听起来扎心却再真实不过。

但,如果没有这个出生呢?

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父母……普通的自己……普通的生活……普通的学校,这才是大多数人的现状。

你可以成为三和大神,破罐破摔;也可以成为一条咸鱼,终日在家啃老度日。

因为内卷的时代,摆在大多数人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躺平不作为,另一个是积极地参与进去。

范凌恒相信,三和大神也想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咸鱼也有着梦想翻身的一面。

但,如果仅限于想和梦,连一点儿努力的行动都没有,那一切就都是空谈。

人无法对既定的事实作出改变,但可以对尚有无数种可能的未来抱有希望。

对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通向哪里,但高考仍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转折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只有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会有诗和远方,吃够当下的苦,未来的甜才会顺理成章。

现在的科举,亦然如此。

范凌恒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要实现又该付出哪些艰辛和努力。

他想了想,在纸上先写下背诵,复又琢磨了下,把这两字划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