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耶律章奴(1 / 2)

雄州城的驿馆并不算大,只有前后两进的院子。

前院里与一般酒肆正店无异,二层小楼直面院子南正门,小楼的左手侧是马厩和柴房,右侧依次是几间酒舍,竹帘掩映,平日里做雄州城大小官员宴请的地方。

北方干旱少雨,花草不好养活,院子中只植了几棵树作为点缀。

近些年边关虽大体安稳,但小战事不断,少有开封府的京官愿意来这么个边城,辽使入京往来也甚少。

大多辽使都喜从析津府沿水路至大宋开封府,水路安稳,没有马背上的颠簸,且所需时日也短。

耶律章奴作为契丹皇族三父房之一的季父房子嗣,本是已是这一脉的青年翘楚,在大辽乾统元年就累迁右中丞,兼领牌印宿直事。

后因辽国推崇汉学,耶律章奴不懂得长袖善舞,被天祚帝找了个由头,以直宿不谨,降职知内客省事。

比起右中丞,这知内客省事只是个闲差,大宋年节将至,又赶上前一任遣宋使年迈,这才让耶律章奴讨了个贺生辰国信使的差事。

不求讨来多大利益,只要能安安稳稳办好了这趟差事,也能顺理成章混成个遣宋正使,总比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就混成了散官强些。

这次耶律章奴带着前来为宋徽宗贺寿的队伍一共二十余人,都是耶律章奴在军中任职时的旧部。

正是因为这二十多人都是头回来宋朝境内,辽国一直传说宋朝境内富庶的紧,财宝众多不说,家家的小娘子都是水嫩水嫩的,不似辽国天寒地冻,女人都是大手大脚,生的粗糙,就连那妓馆的老鸨都是国色天香。

且说这辽国使团所到之处,都有地方官吏好酒好肉和美人儿的招待,不花一分铜钱还能尽情享用。

耶律章奴借口早上路,以防意外,早早的拜别了天祚帝,为的就是一路上能仔细看看宋朝的各路绝色,这才挑了从雄州城沿旱路南下。

从进了宋朝的地界之后,还特地从归义县要了些力役,再也不用自己人赶着牛车运送天祚帝赐予宋徽宗的生辰纲,一行人都是兴奋不已。

今日晌午后归义县的都头引路,带着耶律章奴一行二十余人,押着十几名力役和生辰纲到了雄州城外20里处。

雄州知州和诜,早早已经得了信儿,这批辽国使团中带队的乃是辽国皇族家的耶律章奴,虽然不知此人在辽国职位高低,可光凭着皇家姓氏,就不是自己这个小小知州得罪得起的,

故而一早就带着雄州城衙署的全数官吏,在此等候,生怕怠慢了辽国的贺生辰国信使,陈甲嗣自然也在其列。

好在这位贺生辰国信使通晓大宋官话,接到之后两人相谈甚欢,一路到了驿馆住下,自是好酒好肉的招待。

酉时钟声一过,和诜就带着耶律章奴几人入了二楼正厅酒席,八人大桌自然是坐不下全数的辽国使团。

其余辽国使团人等都由衙署其他官吏陪同,分坐在右偏房的几个厢房中,待众人都入了席,浓妆妓女数十人才鱼贯入内伺候着。

辽国使团的汉子们见了如此多的胭脂粉抹的娘子,脸上皆是大喜过望。此刻再也没了一路行来的威严凶狠,只恨不得现在就带着眼前的小娘子回房困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