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穿越隆冬之野58(1 / 2)

“弗格森的努力和智慧需要在联赛中得到好的反馈,他的经验和才华需要在联赛中验证,他现在拥有赛季剩余的时间,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弗格森坚持实施高标准的严格管理,禁酒令毫不迟疑,具体有效的激励措施也开始让球员们行动起来。”

——题记

布莱恩-罗布森宣布伤愈归队,曼联是不是就此脱胎换骨,重新称为一支一往无前的劲旅,然后大杀四方,实现一波大胜连胜?

其实这个并不是主要原因。即使是最看好罗布森的BBC记者也承认,“罗布森的归队从士气的振作上的确有巨大的作用,但他并不是曼联的救世主,球队的进步还是依靠弗格森的管理和训练,以及他严格实施的三板斧策略。”

曼联球迷最有发言权,正是弗格森在俱乐部实施严格管理,加强球队的日常训练力度,才得以扭转了球队的颓废之气,才让球队迅速恢复了战斗力。弗格森重视青训,广泛招募年轻球员,大力投入青训培养,这些工作则对球队的建设有着积极意义。至于他探索战术打法的革新,重视球员的伤病恢复,不断地提高曼联的医疗水平,也有效地推动着球队走向正轨。

弗格森的这套组合拳并不是每一下都会立即有效果,像青训和提高医疗水平这种在当时就并不被人看好,很多媒体都嘲笑弗格森浪费精力做无用功。但令人欣喜的是事情迅速开始起变化,弗格森的措施很快就见效。

禁酒令的严格执行让球员的状态逐渐恢复,也树立了弗格森在更衣室里的权威;战术打法的优化有利于弗格森重新打造球队,增强战斗力;重视运动医疗一方面有利于球员伤病恢复,另外一方面则可以通过运动医疗提升球员体能,更好地应付密集的赛程。

弗格森对更衣室的严格管理,对训练高标准的严格执行,对球队精神萎靡的改变,对球员思想动态的重视和动员,这些措施几乎都是立竿见影的。弗格森的三板斧的确令球员们头疼不已,但严格执行一段时间之后改变也是巨大的。

重视青训当然无法提供即战力,但弗格森在1986年底挖掘到的瑞恩-吉格斯这样的苗子,就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资深一点的曼联球迷甚至觉得吉格斯就像是当年的贝斯特一样,是一个让人对曼联崛起充满信心的标志。吉格斯能不能取得什么成就犹未可知,但他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天赋,就已经足够惊艳了。所有的曼联球迷都觉得弗格森是有眼光的,能够找来一个大家一致赞誉的青训苗子,特别是从同城死敌曼城那里抢来,那就更是让人觉得爽快,

弗格森一直都在繁忙而且紧张地工作,他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白,但他的要求却不容易达到。他的管理策略充满了激进的意味,但却又一步一步扎实有效;对于整个俱乐部来说,既然管理层全面支持新帅的各种法令,既然主帅事无巨细都认真管理,既然教练团队提出了明确的训练和上场标准,那么球员们要做的事情也就变得简单。

戒酒、恢复、训练、达标、上场、战斗......

弗格森的思路很清晰,所有人都看得到他在想什么,所有人也都知道怎么样才能够达到他的标准,所以曼联的训练场上很快就出现了火热的景象:那些不服输的球员,那些本身就想着上进的球员,那些努力争取机会的球员,积极地投入到了教练组的训练中去,积极地按照教练团队设计的战术去磨炼,去配合,去培养默契,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而去提升全队的战斗力。

在这期间,最为关键的是罗布森和怀特塞德伤愈归队,并且通过努力的训练拿到了出场许可。

弗格森烧起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随着各项措施落地,曼联俱乐部迅速地展现了新的面貌。

曼联全队上下正在鼓起勇气,慢慢地恢复状态,艰难地开始穿越冷冬。

被温布尔登羞辱之后,曼联在1986年12月7日进行联赛第18轮的比赛,对手是托特纳姆热刺队。

这场在梦剧场开踢的比赛后来被很多媒体称赞为一场经典之战,在主场球迷的见证之下,曼联球员们知耻后勇,充满斗志,打出了非常猛烈的攻势,也打出了非常强悍的气势,真正从谷底反弹。

弗格森排出了传统442的首发,门将特纳,四后卫分别是塞维贝克、麦克格拉斯、达克斯伯里、摩西,中场则是莫兰、罗布森、斯特拉坎和奥尔森,两个前锋是怀特塞德和达文波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