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拒绝阿森纳的求爱31(1 / 2)

“我拒绝了阿森纳,也无意执教英格兰其它球队,无论是传统豪门还是新锐势力都不是我的目标,我只愿意接手曼联。”

——弗格森

弗格森与曼联管理层的谈判迅速敲定,有阿特金森下课的消息在前,媒体们也一早被曼联管理层发出通稿,弗格森火线上任的消息就这样成为了事实。

很多媒体开始回过味来,开始挑刺说这个签约并不合适。英格兰媒体认为曼联这样的俱乐部并不是阿伯丁能够比拟的,他们很多人都看不起弗格森,认为曼联应该选择名头更响亮的名帅。好事的媒体列出了一堆当时赋闲在家的所谓名帅,用来质疑曼联的仓促举事。

媒体的意见迅速让球迷感到惶恐,他们对曼联董事会的决定深感疑虑。在球迷眼里,英格兰足球自有独特之处,苏格兰很多名帅前来试水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像弗格森这种没有豪门履历的苏格兰人怎么可能成功?

一些曼联死忠粉最早时并不接受弗格森,因为弗格森和曼联毫无关系,他既没有在球员时代效力过曼联,也没有在曼联教练团队中效力过,甚至都没有任何其他英格兰联赛俱乐部执教的履历。当地球迷们很难相信这个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毕竟当时的英格兰足坛还是非常守旧的。

一些曼联球迷拿弗格森和斯坦、香克利来对比,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巨大的认知差异。毕竟无论如何弗格森也的确无法与斯坦或者香克利这些名帅相提并论,他其实还是英格兰足坛的一个新人而已。一些对俱乐部前景深感悲哀的球迷说:“曼联现在无路可去,阿特金森的执教无法振兴这支老迈的球队,只能尝试一下外来的信差,看看有没有奇迹发生。”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英格兰足坛一直都非常骄傲,球迷们更是如此。国家队主帅必须出自本国,俱乐部主帅也应该从本国遴选,这就是本土派的逻辑。不说豪门如曼联,即使一个普通球队也不应该选个其他国家或者出身其它联赛的主帅。

很多曼联球迷总以为阿伯丁这样的球队是小联赛中的小鱼小虾,他们可不管当时的阿伯丁蒸蒸日上,征战欧洲也威风凛凛,完全不是曼联的成绩能够比拟的。他们看见曼联苦苦挣扎,甚至可能堕落降级深渊也是心急如焚,但在俱乐部炒掉阿特金森之后,希望来的是一个真正的大神。有些极端本土派甚至会认为即使曼联降级,球队也不应该请个外人来执教。

“足球起源于英格兰,怎么可能容忍一个外人对我们指手画脚?荣获过欧冠冠军的曼联,怎么可能接受一个‘野蛮人’在执教?!”

曼联球迷人数众多,本土派并不是大多数。大多数曼联球迷是在忐忑之中得知弗格森上任的消息,心底有疑虑之余也还是抱有希望的。他们明白连阿特金森的资历尚且不能扭转局面,临时救火也不好找什么名帅,换其他英格兰主帅估计也是白搭,按照董事会决定寻找一个新锐的主帅来试试可能还有一点机会。

与其活马医成死马,还不如请个“外来的和尚”试试。

玄学之外,英伦三岛环目四顾,当时最耀眼、声誉飙升最快的也就是弗格森了。弗格森在阿伯丁的8年,拿到的冠军比很多主帅一辈子拿的都要多,这种资历可不是哪个主帅能够拥有的。弗格森将阿伯丁带成了一个新晋豪门,在欧洲足坛也打响了名头,这个成绩可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阿伯丁尚且能够成为撼动霸主成为联赛冠军,曼联当然可重新崛起。而无论查尔顿还是巴斯比,或者是曼联技术团队,他们也都非常认可弗格森的能力,认为这个家伙“很厉害”,“很有料”。

爱德华兹后来曾经大言不惭说过,“我们研究过弗格森好多年,弗格森在苏格兰联赛获得成功,对胜利的追求充满了热情,他具有扭转乾坤的神奇能力。我们坚信他会改变一切,因此邀请弗格森绝不是临时抱佛脚。”

曼联曾经最大股东马尼埃在和弗格森闹翻后,是这么告诉媒体的:“弗格森当时远称不上名帅,他还没有那个地位。他和曼联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一个外人。俱乐部选择弗格森纯粹瞎猫碰上死老鼠,他们就是在赌,在一大堆教练资料里面凑巧拿了弗格森的那份。弗格森就是一个临时工,俱乐部让他接手只是试试避免了教鞭空悬的尴尬。弗格森真厉害的话,就不需要六年才拿冠军,也不需要花费曼联那么多钱。我认为弗格森就是撞上了狗屎运,他不是什么名帅。”

双方的说辞完全不一样,但这一切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曼联时任董事埃德尔森在多年之后说:“我记得当时形势危急,我们宣布炒掉阿特金森之后,大家都有点不知如何是好。说真的,没有人想到球队竟然踢成这个垃圾样,我们在11月之前根本没想过要换帅。所以临时换帅也是乱糟糟的,大家好像无法可想,也无人可用。说实话我当时差点都建议让查尔顿来执掌球队了,毕竟他有威信是不是?”

曼联另外一个董事沃特金斯说:“有人提议维纳布尔斯,他当然有竞争力,身份和战绩都符合曼联的要求,但就是时间和条件上不可能。我们紧急联系过维纳布尔斯,甚至派出代表在巴塞罗那和维纳布尔斯会面,可惜维纳布尔斯对执教曼联并没有兴趣。”

格拉汉姆?克劳夫?罗布森?这些名帅都没有进入过曼联董事会的海选名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