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战斗的精神(1 / 2)

“曼联这支球队从诞生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能够长期存在没有消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能够重新崛起创造辉煌,靠的到底是什么?”

——题记

探寻曼联的历史,球迷们会经常有很多疑问,特别是一些刚刚开始对这支球队感兴趣的那些新手球迷,他们对这支球队的现状和历史都充满了兴趣。曼联为什么会有如此特殊的风格?为什么这支球队能够在诞生之后一直生存和发展?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为什么他们遭遇多少困难和打击都依然顽强地向前?

现在的曼联球迷可以已经适应了所谓网红球队的定位,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支球队为什么会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球迷,不知道这支球队历史上曾经到达过什么样的顶峰。曼联为什么会被称为英超最成功的俱乐部?即使是弗格森已经退休了十年,曼联已经沉沦了接近十年,为什么还是会有越来越多的球迷关注?为什么曼联的球迷会认定球队能战胜困难,重新崛起,再次复兴?

到底这支球队有什么魔力?

对于这些问题,每个曼联球迷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曼联的特质,最早来自于这一支球队的始创者们;曼联的精神,来自于他们的战斗传统。曼联起于草莽,最早是铁路工人成立的业余队,当时尽管组织松散,随时可能解散,但他们一直坚持着发展,并且保有着工人球队的特色。到了后来转成职业球队时发展艰难,一度连生存都难以维持,但这支球队总是秉持战斗精神,不向困难低头。当球队立足曼彻斯特后,赢得曼彻斯特杯冠军,参加英格兰甲级联赛,遭遇降级和收不抵支的财政困难时依然保持着奋斗精神。到了戴维斯掌控之后,曼联从乙级冲到甲级,持续变强,夺得1907-08赛季甲级联赛冠军、1908-09赛季足总杯和1910-11赛季联赛冠军,正是一股力争冠军的战斗精神所激励,迈入了豪门行列。

曼联在曼格纳尔挂印而去后陷入了困境,随后几任主帅的重建都没有成功,还遭受了降级打击而陷入黑暗时代。尽管从巅峰滑落,但曼联在艰苦岁月里始终没有失去信心,始终在努力坚持,坚韧地拼搏。到了世界大战接连而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对曼联的打击巨大,除了人员伤亡之外,二战还导致老特拉福德球场被炸毁。曼联人员流失,陷入经济危机。但即使这样,曼联还是保留着韧性和希望。

到了马特-巴斯比执教开始,是曼联抵达高峰的时代,也是曼联勇夺欧冠的成功年代。巴斯比大力培育明日之星,一大批天才球员横空出世,“巴斯比孩子”令英格兰足坛目眩神迷。曼联在巴斯比的执教之下迅速崛起,勇夺足总杯冠军、联赛冠军,青春旋风横扫英格兰。在球队蒸蒸日上之时,曼联却不幸遭遇了慕尼黑空难。空难的打击无比深重,曼联险些无力维系。但曼联最终选择了坚持下来,艰难地进行重建。巴斯比伤愈之后重新执教,重新招募人才,带领球队浴火重生,再次成为了英格兰联赛的霸主,并且登上了欧洲的巅峰,在温布利大球场夺得了欧洲冠军杯冠军。

曼联在鼎盛之时遭遇空难,但以巴斯比为代表的曼联依然选择勇敢地战斗,解决不投降解散球队,最终实现了球队复兴,登上了历史的最顶峰。曼联凭借着战斗的精神,不屈服的韧性,成为英格兰最强大的俱乐部,英格兰甚至全欧洲最受欢迎的球队。

巴斯比两次带领曼联夺得联赛冠军,在遭遇空难打击后重新崛起,更进一步,最终带领曼联成为了世界级的豪门,这是一个红色的传奇,也是曼联战斗精神的最好写照。

这个球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面对困难绝不屈服,永远坚韧地去战斗;这个球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始终拥有强大的自信,他们坚信只要不停止努力,胜利始终会来。

曼联的“红魔”绰号,也与战斗精神有关。1960年时英格兰“SalfordRugby”橄榄球队到法国参加比赛,身穿红色战袍的球员彪悍勇武,令法国上下都非常震撼,将这支球队称为“红魔之队”。巴斯比受到启发,决定把称曼联为“红魔”,希望发扬勇猛的战斗精神。1973年曼联在球队图标中加上“弗雷德”(Fred)的造型,身体由“M”和“U”两个字母组成,手持三叉戟,形象地诠释了球队的追求:战斗的曼联。

曼联不会向命运低头认输,因为这支球队有着工人阶级的基因。曼联队从一诞生就带有工人阶级的社会属性,这是球队最宝贵的价值。从当年的纽顿-希斯LYR队到如今的欧洲豪门,球队中的历史血脉不容更改。曼联的精神积淀中有着工人阶级斗争的元素,他们强调团结起来,强调勇敢战斗,强调坚韧不拔,一直保持战斗的激情。曼联尽管现在是英超劲旅、欧陆豪强,但他们始终会保留这斗争的自觉,他们从来就不会卑躬屈膝,永远不会像一盘散沙,更不可能被轻易击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