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神奇的新主帅(1 / 2)

“任命巴斯比为主帅是曼联俱乐部不走寻常路的选择,这个决定改变了曼联的命运。”

——题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摧毁了老特拉福德球场,但并没有浇灭人们对足球的热爱。即使在一片废墟的曼彻斯特街头,也还是会有人在踢球,也还有孩子在玩足球。这一份对足球的热爱,始终被坚持,被延续。

大战结束之后,英格兰各级足球联赛密锣紧鼓,重新启动。

在老特拉福德球场的废墟之上,曼联开始了艰难的重建。俱乐部重新修葺球场,召集球员,招募人手,准备新的征程。

一切的准备都是新的,从球员到主帅。

曼联董事会选择了一位教练届的新丁出任球队主教练,引来了一片惊叹。

这个人,就是马特-巴斯比。

马特-巴斯比曾经是一名的职业球员,先后效力过曼城和利物浦,与曼联并没有任何交集。他出任曼联主帅时才36岁,没有任何执教履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手。二战临近结束时曼联帅位空悬,球迷路易-罗卡大力推荐了好友马特-巴斯比。尽管巴斯比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执教成就,之前还担任过死敌利物浦队的队长一职,但曼联还是大胆地给了他主帅职位。

2月19日,曼联和巴斯比正式签约。

当时巴斯比已经在利物浦俱乐部担任助教,但工作并不算顺利。于是他离开了利物浦,加盟了曼联。

巴斯比上任之后,很快就任命了墨菲担任助教,这也是“巴斯比+墨菲”搭档的开始。

巴斯比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广招人才。他增加了教练团队人数,将日常训练与战术训练分开,将一线队训练与梯队训练分开,安排专人负责。巴斯比扩大了曼联的球探部门,在多地增设招募机构,开拓引进球员的渠道。

巴斯比的第二项工作,就是扩大梯队,选拔年轻的人才。

巴斯比高度重视训练,而训练方法则别树一帜,都显得与众不同。那个时代英国足球训练基本上都集中在体能和对抗上,没有像今天这样细分与专业。团队训练基本上就是跑跑跑和简单的小组配合,传中接应,接球射门等等。细致的小组跑位配合,整体的移动,接应与协防等等项目都没有。

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训练也很简单,并不鼓励球员尝试通过脚下技术过人突破。还有不少的教练认为周中训练不应该让队员碰球,“这样他们周末比赛才会对球有饥饿感。”

巴斯比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他高度重视场地的因素,大力改造草坪,让场地更加适合跑动和做更为精细的动作。他坚持有球训练都在草地上进行,把有球训练作为最重要的项目。他增加了很多的训练手段,改变以前的简陋方式,带来了团队站位、小组传球、空跑传接、多人策应等一系列崭新的训练内容,增多训练科目,特别强调人球结合和小组配合,强调团队意识和无球跑位。

巴斯比建立了完整的训练标准,不允许球员自行其是,注重测试球员身体数据,这些举措在当时都让球员们耳目一新。

巴斯比在战术打法也有创新。他在高举高打、硬桥硬马的英伦足球环境里开辟了新的道路。他在英式足球传统424打法之外,积极地尝试不同阵型的变化。他第一个用磁铁板讲解战术,强调站好位置比能跑更重要,强调团队,补防和接应同样重要;他强调技术优先,鼓励球员开发技能;他在赛前积极收集信息,详细分析对手,完全不像其他主帅的作派。

巴斯比的理念和方法简直是横空出世,世界上真有生而知之的人——巴斯比之前并没有任何执教经验,但他好像天生就懂得如何带领球队,如何赢得胜利。

巴斯比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性格非常谦和,非常善于和人沟通,协调能力非凡。他和吉米-墨菲配合默契,高效地处理事务。巴斯比第一次让人们明白了助理教练的重要性,他和墨菲成为最佳搭配之一。

巴斯比更为关键的能力在于慧眼识人,他迅速挖掘了多个强手,快速搭建了曼联的新骨架。后防线上是约翰尼-卡瑞、约翰-阿斯顿和艾伦比-切尔顿,在锋线上则由查理-米顿、杰克-罗利和斯坦-皮尔森组成,这样的阵容让球队充满希望。

打上巴斯比烙印的曼联开始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1946至1947赛季是二战结束以后英格兰甲级联赛的第一次重启,各家球队按照之前的级别继续参赛。曼联在巴斯比的指挥之下一鸣惊人,紧随利物浦之后成为了联赛亚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