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布局(1 / 2)

次日清晨,徐行用过早膳后,依旧来到空地练习武艺。

几个时辰后来到县衙偏厅,偏厅有两人相谈甚欢,一位是徐崇文,另外一位见徐行过来,那人主动打招呼道,少爷来了,几日不见,又壮实了不少。

张叔过奖了,徐行客气的应了一声。此人姓张,是县城的主簿,主要负责人口,田地的登记,徐行还没出生时就跟随在父亲左右,徐行自然要以长辈之礼对待。

一番寒暄后,徐行就和张叔带着几位仆从出了县衙大门,来到这整整十六年,徐行没有远离过县城,最远也不过是与张家兄妹相识的漓水边。

想到这,徐行觉得有必要去张家看看,刚好也顺路。到了张家,见张大奎生龙活虎的模样,就知道昨日之事没有给他身体带来多大伤害,只是老张头脸上依旧青一块,紫一块,所幸只是皮外伤,并无大碍。

见到徐行来了,老张头连忙拉起自家儿子,作势就要跪下,拜谢昨日搭救之恩。徐行微一侧身,一把扶住。不必多礼,此行只是顺路过来看看小清。

父子二人连忙将徐行引入屋内,张小清此时还没有醒来,也算小姑娘命不该绝,要是扎在心口的位置再往下两指,那就是神仙难救,看着躺在床上的张小清,徐行心中默默说道,小清你放心,这个仇一定会报的,暂且让黄家人多活几日。

随后徐行从身上掏出一块碎银,交到老张头手上,招呼其为小清买些补品。便在张家父子的感激话语中离开,一路往东边方向而去。

徐行本想一鼓作气的赶到此行目的地王家村,王家村距离县城不过三十余里。只是漓水县多山地,最近连日大雨,道路泥泞不堪,崎岖难行。

近两个时辰的赶路才走了将近二十里。徐行看了一眼身后的几人,特别是张叔。此时张叔的双腿像被绑上了几十斤重的铁块,每走几步就得稍作歇息,擦拭额头上的汗珠。

明白自己自幼习武,身体素质不是他们能比的。于是寻了一处相对干净的地方,将背在身后的水袋和包袱取下。不一会儿后方几人便赶了上来。

张叔,我们就在此处稍做休息吧。张叔喘着粗气说道,全听少爷安排,便伸手接过徐行递来的水袋,咕咚咕咚的牛饮起来,尔后将水袋递给了其他人。

吃过干粮,让大家又休息了一会,便继续赶路。徐行这下刻意放慢了一些脚步,与其他人边走边聊了起来。终于在一个时辰后到了王家村。

徐行之所以选择来王家村,自然是有他的谋划。王姓原本是漓水县排的上号的大姓,早年间在漓水也算是呼风唤雨,后来因为一场变故,慢慢的就没落了。一部分聚集在此地,一部分散落在漓水县的各个角落。

一条南北方向的泥土路贯穿整个村子,整个村子总共三十多户人家,男女老少一共两百多人。

远处有几名孩童正在嬉戏打闹,见徐行几人走到跟前,可能平时很少有人拜访王家村的原因,孩童有些畏惧的簇拥在一起。

这些孩子一个个都面黄肌瘦,头发干枯,一个个都营养不良的样子。身上的衣服更是补丁缝补丁,脚下也都没有穿鞋子。

见徐行看着他们没有说话,一个看起来,年龄稍大一些的孩童壮着胆子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有什么事吗?

我们是从县城来的,你能带我们去找村长吗?

孩童见徐行衣着打扮不像普通百姓,又声称是县城来的。便点点头,带着徐行他们往村长家方向走去。其余孩童见一下来了这么多陌生人,这群陌生人还是来自县城,不由奔走相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