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猴哥是个美食家17(1 / 1)

整整一个星期,王小麦都在琢磨那本海派美食的画册。还临时抱佛脚向厨师老马请教了几道所谓的上海本帮菜。无奈马师傅对上海菜也是一知半解,只了解上海菜浓油赤酱,偏甜轻咸。具体实践还得靠王小麦自己摸索。好在王小麦对烹饪有着无师自通的天赋,再对照菜谱细心领悟,三回两回就把几道菜做得非常地道了。

那几天饭馆的工作餐都是上海风味菜。后来她觉得《海派美食》里的菜式多半是哗众取宠的花架子,实际做出来味道也不见得有多好。她索性丢掉画册尽情发挥了,反正心里藏着上百套菜式呢,还能让一桌酒席给难住。

猴哥尝了几道菜以后,说当年他和胖姐去上海旅行结婚时,在南京路的老顺兴饭店吃的就是这个味儿。胖姐还问王小麦怎么忽然对上海菜来了兴趣,难不成想去上海谋发展?

王小麦面露难色告诉胖姐:谋什么发展?都是堂姐王小米揽的事。她干活的那家雇主老太太星期天过生日,要请一桌客人。可那老太太坐轮椅很多年了,横竖不愿意来饭馆。小米姐平时做个家常菜还将就,真要做一桌酒席她就麻爪子了。她跟人家吹牛她堂妹是酒店大厨,一喊就到。我自然是让她把客人劝到咱酒店来,可那老太太倔的很。我生气说不去了,可她都跟人家打了保票,让我一定给她争脸,还说老太太是上海人。这真让人心烦。

胖姐想了想说:“人家不愿来,咱不能拿绳子套。小麦你去了也好,尽情施展厨艺也给我们胖姐大酒店做一回广告。”

王小麦说自己对上海菜只懂皮毛,怕到时候做的不尽人意。

“小麦呀,你对自己要有信心,我觉得你这几天的菜挺有上海味儿。”猴哥喝点酒就来劲了,说起话滔滔不绝。“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去上海纺织厂实习两个月,那时的我年轻英俊,几个同事天天凑钱下馆子,对上海菜了如指掌。要我说其实这上海菜介乎于淮扬菜和杭帮菜之间,没有啥花头。甚至全中国全世界的菜都没有啥花头,食材不外乎鸡,鸭,鱼,肉,蛋和应时蔬菜,再好点的就是飞禽走兽,山珍海味。烹饪方法也是大同小异,大都是整熟了吃,不外乎煎,炸,蒸,炒,烧,烤,炖。只不过各地口味不同。麻,辣,酸,甜,咸,淡,鲜,各有所爱。山东人好咸口,四川人好麻辣,湖南人辣不怕。广东福建好生猛海鲜,口味淡。山西产醋爱吃酸。东北人嘴特壮,黄瓜大葱蘸大酱,小鸡蘑菇飞龙酸菜猪肉粉条一锅上。小麦呀,只要你掌握各地口味特点,再把刀工和火候练精了,对着菜谱按图索骥。你联合国的菜都能做出来。”

猴哥对烹饪的一番高见让王小麦很是佩服,她朝猴哥竖起大拇指:“厉害呀!听哥一席话胜做十年菜。”

猴哥洋洋得意的看了看胖姐,“吱溜”一声又喝了一杯酒。

胖姐冷不丁拍案叫绝:“老公你太牛了,美食家。你就是一美食家,谁要说你不是美食家我跟谁急。不过,你把全中国的菜都分析的头头是道,这些年也没见你做道菜让我饱饱口福?“

猴哥愣了一下:“我,我美食家吗,一般都是动口不动手。哦,对了,咱俩谈恋爱那会我不是给你做过一道叫花鸡吗?那可是洪七公的招牌菜呢。”

“我的个娘呦,你可别提了。”胖姐一拍大腿,脸上痛苦无比。“小麦你不知道,那一次我可是遭大罪了。那是我头一回去他宿舍吃饭,他是从书上学的那道菜,什么叫花鸡。就是鸡肚里塞上佐料,外面包层荷叶,荷叶外再糊一层湿泥巴在火上烤,泥巴烤干鸡就熟了。当年的我是单纯美丽,再加上那天晚上又是红酒又是烛光的,我就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头几口竟然没尝出什么味儿,可几口一吃就发现有股子鸡屎味儿。仔细一看鸡肚里竟然还留了半截鸡肠子,鸡皮上的绒毛也没褪干净,肉里还带血丝儿。简直是茹毛饮血,可把我吐得的翻江倒海,现在想想还有股鸡屎味儿。”

听了胖姐苦大仇深的控诉,王小麦笑的直跺脚。

猴哥也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是在武侠小说里学的那道菜,就是火候没掌握好。三黄鸡不也带血丝吗?那叫肉嫩皮脆。”

王小麦心下一动,那半册《神州菜谱》里有一道菜叫‘金鸡孵卵’特点也是肉嫩皮脆。星期天的凉菜应该加上这一道,还有海蜇海参鸭肫牛肉什么的。至于热菜吗?还得再想想才能定下来,不一定全部都做上海菜。

为了星期天的一桌菜,王小麦都失眠了。斟酌再三直到星期六的夜里菜把菜单列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