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祸起山塘街(1 / 2)

“救命啊!快救命啊!打死人了……”

大明崇祯十二年的暮春时节,在苏州城著名的山塘街上,一个少年惊惶失措的高喊声突然响起。

这少年青衣小帽,身材瘦小,慌里慌张的边奔跑边叫喊着,看他面庞清秀、唇红齿白,大概有十五六岁的样子。

这山塘街面湖临河,青石板路笔直的延伸出去,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热闹非凡。

要说起这山塘街,那还要提起一个人,这人便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唐敬宗宝历元年,白居易离开东都洛阳,就任苏州刺史,写下了著名的《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诗: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白居易到任苏州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命人疏浚大运河,开挖山塘河,傍河而建的古街,便称为山塘街。

后山塘街又经宋元两朝五百余年发展,到明朝时,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三千六百余米,故曰:“七里山塘至虎丘”,两旁歌馆楼台、酒肆客栈拔地而起,真正是“夜夜笙歌陪君醉,杯杯饮尽意阑珊……”

却说那青衣少年,一路飞奔,神态慌张地跑进一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的大店里,看那家店黑漆门楣匾额之上,“倚香院”三个金字铁划银勾、熠熠生辉。

“不好了,不好了,小安子被人打死了……”

那少年刚跨进院门,便气喘如牛地大声叫嚷道。

这“倚香院”可是苏州城里一等一的勾阑之所,规模不仅宏大,装饰布置的更是气派豪华。

但“倚香院”虽属青楼,可是里面的“牌姐”,却有着“窑姐”和“艺姐”之别。

“窑姐”,故名思义,就是那种寄身于青楼,迫于生计,出卖身体的年轻妓女。

“艺姐”,但却别论,也是一种寄身青楼,但身怀技艺,卖艺不卖身的年轻女子。

“倚香院”名冠吴中,声震秦淮,里面的“窑姐”当然均是千里挑一的大美人,而“艺姐”则更是色艺双绝,名噪一时。

这时候,倚香院的人,听见那青衣少年的叫喊,立时围了一圈男女,大家凑在一起,议论纷纷。

一个衣着华贵、浓妆艳抹的胖妇人,摇着浑圆的臀部,挺着巨硕的双峰,从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楼上匆匆赶下来。

“小贵子,你嗷嗷什么的?大呼小叫的,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圆圆姑娘呢?马三和小安子呢?”众人见胖妇人过来,纷纷让开。

“蔡妈,圆圆姑娘…,被高府一帮恶奴给拦在半道了…,小安子…上前去理论,结果…,让人家打的断气啦……”这叫小贵子的少年仍心有余悸地喘着粗气道。

“什么!”那胖妇人惊得瞪大了一双单凤眼,惊呼道:“他们在什么地方?快!崔四,你快去叫上几个人,随小贵子,去把圆圆姑娘给我抢回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