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孔明归心35(1 / 2)

一封书信,一副卷轴。

诸葛亮缓缓拿起书信,打开,目光跃然纸上。

“修久慕卧龙,凤雏大名,奈何一卧一失,不能为荆州所用,满是惆怅,十年苦读,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忽闻皇叔被谋害,承其之托,夙夜忧寐。

同为汉室之宗亲,应当兴汉室、救庶民,聚豪杰以除奸党,纳贤士而振纲纪。

只恨自身能力不及,生而为人,对不起,故朽木需自雕也,然实属不易,需开阔认知。

然三省吾身,并坚持细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生有管仲之才,韩信之略,若能以天下苍生为念,则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修自不量力,遣婢女于此处,多有冒犯还望勿怪。

吾作之满江红及谨世四句,皆出自本心,故请先生出山相助,报国济难,万幸之至。

盖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诸葛亮已经站在桌前,神情肃穆,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刘修之志向早有闻之,已有雄主之姿。

今日更是扬言烧我草庐,倒是看出此人不拘一格。

与阿六所说的倒是贴合。

天马行空也。

小心翼翼的放下书信,拿起卷轴解开丝带,缓缓展开,正是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草图,与刘修的画轴几乎大同小异。

刘修也有意为三足鼎立之势,与吾所绘西川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嗯?”诸葛亮揉了揉眼睛,下面的小图却是…

竟然是这样想的?

分江东……

诸葛亮久久无言。

而后轻声一叹,慨然道:“北方既平,鼎足之势已成,天下高人皆可略窥一二,非吾一人所见。然此信中所云,令我心惊不已,非天纵奇才、鸿儒高士不能出此言。”

没想到刘修之眼界已至世界,不限于大汉之天下了。

好高骛远吗?

可这份眼界,魄力,雄心,皆配的上啊!

书童小安疑惑道:“我看此信虽言辞恳切,却也不过寻常之语,左将军心系苍生,欲兴汉室,身为汉室宗亲,理所应当呀,有何奇特之处?”

诸葛亮却微微摇头,拿着书信又看一遍,缓缓道:左将军之心,吾等自愧不如。”

小安愕然:“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诸葛亮沉吟着,踱步来到门口,明媚的阳光让他眯起双眼:“此等皆千古传世之言。”

小书童挠着头,自是难以领悟,接着问道:“那先生意欲何为?”

诸葛亮长吐一口气,吩咐道:“备车!”

“先生果真要出山?”

小安吃惊道:“此去抗曹,恐非旦夕之事,是否要和黄夫人言说一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