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1 / 2)

竹影斑驳的甬道里,圆脸的清秀少年微微弓着背快步前行,不一会儿工夫就来到了一处宅门,他紧张着攥紧拳头,上前叩响了门。门应声打开,里头钻出的门房是个一脸机灵模样的青年,门房打量着少年的装束,道:“至善堂来的吧?这么大早,是有什么事儿?”少年忙应道:“是有个病人,叫人送来时已经不太好了,佟掌柜叫我来府里请……请二太太去看看。”

青年门房点点头,侧过身子把少年让了进来,道:“我带你去见太太”,又问道;“你是新来的吧?叫什么?是怎么来的至善堂?”

少年跟上门房的脚步往里走,抬起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回道:“我叫茗石,是月初来的至善堂,我爹原也是郎中,认得至善堂的王六爷,托了他把我送进来做学徒的。”

门房微微一笑:“那你挺聪明,来了这么一会儿就派你来送信呢。”说着,带着少年转出了面前的穿堂匝道,又越过一道灰白的影壁,少年只觉眼前一亮,一蓬融融的绿意闯进眼里,眼前一方小小的侧院苗木葱茏,花香袭人,虽不见甚么雕梁画柱,却让人不由得叹一声好景致,少年这才想起,外头都说董家的祏园,是“一步一景,古朴趣致,曼妙非常”。

正是初夏时分,午间忽而起了风,不一时最后一丝暑意也快要退去,少年跟着青年绕来绕去,从一方回廊拐进了一座月门,再往斜前便又是一处抄手游廊,向前再十数步,便拐到一座大堂屋跟前,堂屋上方挂着的牌匾题着“霁月堂”三个字。青年门房停下脚步,四周张望了一下,见院落一侧的角门转出来一个瓜子脸、肤色微黑的蓝衫姑娘,忙道:“海蓝姑娘好,这是至善堂新来的伙计茗石,来给太太送信。”海蓝早瞧见了二人,微微颔首一笑,点头道:“太太他们在用午饭呢,你们跟我进来吧。”

二人跟着海蓝进了霁月堂,茗石先是闻到一股香味儿,抬眼瞥见堂屋中央摆了一个圆桌面,放着酒香糯米丸、蜜汁莲藕、火腿丁、鸡枞油漕笋干等几色小菜,并盛满稠稠的白粥的一个瓦罐,香气四溢。桌面正座上,坐着一个面容姣好的妇人,身着月白色的葛布衫,手里捧着一盏茶,几个孩子有男有女围坐在桌前,正在用饭。

海蓝道:“太太,至善堂新来的茗石,来给您送信。”

葛布衫妇人放下茶盏,向茗石道:“我晓得的,你是周先生的孩子吧?”

茗石惊讶道:“是,您认识我爹?”

妇人笑道:“自然认识,你爹是我的一方之师,下次回去,可要帮我问候一句。这时候过来,是柜上有甚么急事么?”

茗石忙道:“是有人送来个病人,佟掌柜看过说不太好了,让我来请您。”

妇人问:“病人什么年纪情形,有些什么症状,你可知道么?”

茗石回道:“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叫他家里人送来的时候脸色铁青着,已经昏厥过去了,佟掌柜说是促脉,热邪耗气伤津,凶险得很。”

妇人站起身,道:“知道了,我这就去看看”,又向海蓝、门房二人道,“海蓝,你先去吩咐备马,我与你去一趟至善堂。小程,你带茗石去用些粥饭。”

青年门房应了一声,便一拉带茗石要带他下去。茗石摆手,向妇人道:“太太,可否让我也去,我也想去看看。”

妇人望他一眼,点头应了;“也好,你随海蓝去吧。”

茗石松一口气,亦步亦趋跟着海蓝出了霁月堂。却听海蓝问道;“你可会骑马?”

茗石摇头道:“不会。”

海蓝道:“这可有些难办”,又自言自语道,“好在还是个小孩子,那就跟着我吧,也不算什么。”

说话间,二人已走出跨院,又沿着游廊翻出另一个院子,越过一间小小的马车厅,便见到园子敞开的正门,已有一黑一白两匹高头大马打着鼻响等在外头。

茗石见海蓝走至白马前,轻轻一跃便翻上马背,又冲他伸出手来,嗫喏间只觉海蓝的手探到他臂上,一拉一带便将他自己也拉到马背上来。他身子贴到海蓝身上,一时间面红耳赤,作声不得。

还未回过神来,却见来了一个着长衫戴毡帽的人翻身上了黑马,又拉一个半大孩童坐到身前。长衫者马鞭一挥,向海蓝道:“咱们走。”黑马如疾风般向前奔去,海蓝紧随其后挥鞭向前。

风驰电掣间望着黑马背影半晌,茗石才怯怯开口道:“海蓝姐姐,前头马上的,那是太太么?”海蓝带着笑意的声调从前头传来:“傻子,你还当是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