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幸赖天佑36(1 / 2)

就像老调常谈的那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皇太子朱标的病,好的没有那么快。

虽然去热了,可风寒未愈,朱标依旧卧榻于床。

其实吧,朱标是有这个体力短暂下床走动的。

可是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吕氏,甚至是朱标的几个子女,皆强烈反对,并要求朱标就在床上躺着休息。

于是,劳碌了三十多年的朱标,借着自己的生病,迎来了短暂的假期。

没错,以往朱标生了病,都是喝药硬抗,轻病不下岗位。

哪像现在这样,不过一个小小的风寒,就让父亲、妻女如临大敌。

可这几日的身体未愈,子女在塌边侍奉,让朱标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快不惑之年了。

这时间怎么就过的这么快?

在他埋头帮助父亲处理国事的时候,他的子女们,就忽然间一个个长大成人了。

长时间的未关注,然后突然间的亲密相处,就会让人发现面前本该熟悉的亲人,原来有那么多面,是自己不曾了解的。

就如自家长女朱云嬿,她第一次给父亲喂药的时候,汤匙往嘴里伸的太里面,不小心顶到了朱标的喉咙。

不但让朱标咳嗽的差点眼泪都掉出来了,也把朱云嬿吓的直接把汤匙扔到了棉被上。

最后还是朱标,一边忍受着喉咙的不适,一边笑着安慰女儿说“爹没事”。

再比如,本该稳重的朱允炆,也有出错的时候。

在他端着药往塌边走的时候,因为太过注意自己手中的碗,而不小心踢到了实木制成的坐墩。

小脚趾传来的钻心般的疼痛让朱允炆的脸不断抽搐,可他只能硬抗,不敢弯腰揉脚。

让躺在榻上等着喂投的朱标,看着次子那张纠成一团的脸,又是心疼,又是好笑,急忙吩咐他下去休息片刻。

就算是,朱允熥这位有着后世经验的人,也出了一次小丑。

不过,他们这些小错误也就犯了一两次,无关大雅。

人嘛,总要经历错误,才会注意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哪里出了问题,然后进行调整。

其实,从这里也能看出,这么一大家人,褪去了皇族的神圣外衣后,也不过是一群普通人。

就像朱标,躺在床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但有了生理需求,也要在内侍的搀扶下,去隔房里解决生理需求。

甚至在床上躺久了,朱标也有了便秘的烦恼。

这世上本没有高贵的人,只是权力,或者金钱,给这些普通人,穿上了一件让人肃然起敬的外衣。

然后,让人觉得,他们本该高贵,本该受人敬仰。

当然了,个别数位凭自身实力受人尊重、敬仰的伟人是例外。

……

除了头一日,吕氏是安排三个年长的子女,一个时辰轮换。

之后,吕氏就安排这三个子女,每二个时辰轮换,其余时间则是由吕氏照顾,万喜、陈乔从旁辅助。

而另外三名更年幼一些的子女,为了不影响丈夫的休息,

或者说,为了这三个年幼子女的健康着想,吕氏只允许他们每日探望一次,而一次只有一刻钟时间。

虽说朱允熥一天只有两个时辰侍奉父亲榻前,可并不代表,其余时间他就老老实实在自己的院子里呆着。

朱允熥决定让人搬了一套桌椅于皇太子寝宫外的过道上,他自己则坐在那里开始抄写孝经。

是的,朱允熥非常遵守诺言。

既然朱标让他禁足,并抄写孝经百遍。

那么,朱允熥就把自己禁足的地方,化为两个区域,自己的小院以及皇太子寝宫外。

等天色暗了,他就回自己小院歇息,天亮了,他就去皇太子寝宫守着。

朱允熥不好使唤皇太子寝宫的人,而是让服侍自己的内侍从自己的院子里搬了一套座椅来。

在搬进皇太子寝宫的时候,他们这一行搬运人,还遭到了守门人的阻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