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1 / 2)

“孙儿年方六岁,才刚蒙学。

不知世事,不知何为蛮族。

若孙儿有哪些地方说错了,还请皇爷爷恕罪。”

得到三兄提醒的朱允熞,犹豫了一会儿,便上前一步拱手道。

“无妨,朕只是考校你们的学问,不用过于拘束。”

朱元璋坐在仆从搬过来的太师椅上,摆了摆手,随意的说道。

“孙儿以为,蛮族之所以称之为蛮族,必定与我等相异。

而蛮族之所以几番反复,乃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蛮族不能与我等同心,是以心生异心,容易反复。

就如北虏残党,若非我大明兵强马壮,怕也是不亡返回中原之心。”

朱允熞奶声奶气的说着自己的见解。

“不错,前朝之所以覆灭,一则是皇帝昏聩,任用权臣贪官,以致朝廷贪腐盛行。

二则也是因为,他们与我们乃是异族,不肯用心善待我中原百姓。

你们将来也是要做藩王,辅弼帝室的,切记前朝覆灭的缘由,善待百姓,行善政。”

与动不动挑侍臣们的错不同,朱元璋对子孙们很是宽容。

即使年幼的朱允熞所发表的意见,只是流于表面,朱元璋仍愿给予肯定。

“孙儿谨遵皇爷爷教诲。”

三名皇孙,再次拱手应道。

朱元璋见了,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将目光放在两位还未开口的孙子身上。

朱允熞发现自己的回答得到了皇祖父的肯定,一张小脸兴奋的通红起来。

只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让他压抑着自己的兴奋与高兴。

朱允熞深吸一口气,让不断跳动的心平复起来,然后退回了原来的位置。

等幼弟回答完毕,朱允炆便上前一步,拱手回答道:

“启禀皇爷爷,孙儿认为蛮族反复,除了刚刚二十一弟所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还有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缺少教化,不知礼数,毫无廉耻之心。

是以他们才屡次破坏臣服的承诺,屡次反叛我朝。

若要杜绝此事,须于当地行教化之政,使当地蛮族知礼懂礼,方能彻底归顺我朝。”

“那些蛮族,与我等是异族,在当地实行教化之政,能让他们变得如我朝百姓一般知礼懂礼?”

朱元璋明知故问道。

“启禀皇爷爷,孙儿这几年除了跟着董师读经,也曾私下读史。

在春秋战国之时,吴、楚等边陲之国,屡屡被魏、赵、韩、齐等国视不知礼数的蛮国。

可千年之后,吴地成为了皇爷爷龙兴之地,楚地也成为我大明粮仓。

而且,无论是吴地,还是楚地的百姓,皆不认为自己乃是蛮夷。

魏赵等地的人,也不会人认为这些地方的百姓乃是蛮人。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乃是因为教化之政。”

听到发问,朱允炆也不慌乱,头脑清晰,条理清楚的回答道。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化之政虽好,却耗时甚久。

朕也是这般想的,可惜,这些年,收获甚微呀。”

朱元璋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

“孙儿认为,教化之政,乃治根本。

不可因短期收效甚微,而不行教化之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