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舆论风波(1 / 2)

“李家的别墅,就选这里了!”

经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林万森终于找到了心仪的拍摄地点。

那是一栋绿意盎然、地下室完备的别墅,与原版《寄生虫》中的豪宅几乎如出一辙。

“此外,你们还需与房主商议租金事宜,毕竟此处将用作拍戏场地。”

林万森不忘叮嘱工作人员。

“待我们的电影问世后,无论这栋别墅是继续出租还是转手出售,其价值都将水涨船高。毕竟,这里曾是众多明星的驻足之地!”

创业之路虽然充满了荆棘,但立志成为影视大亨的林导演,此刻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资本家的良心”。

在确定了李家别墅后不久,金家的半地下室也顺利找到了。

有趣的是该房主,竟是一位年轻的龙套演员,出于对表演的热爱,他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条件:不收租金,只希望能在电影中获得一个角色。

林万森在与他的交谈中,发现他年纪不大,演技也过得去,于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将金文泽的同学蒋博高这个角色交给他。

尽管在林万森的记忆中,这个人并未在后世的娱乐圈出现过,但他相信每个人都值得一个公平的机会。

然而,就在此时,香江的媒体却向林万森投来了一记重拳。

星星日报率先以尖锐的笔触,将他描绘成一个傲慢的北方穷亲戚。

原因仅仅是因为万森影业在招聘启事中,对于普通话、简体中文读写能力以及英文水平做了一些硬性要求。

这些招聘条件本身并不违背常规,但鉴于林万森在大陆的成长经历,加上他在金融风暴期间大胆并购企业的举动,以及在同行业大多数公司停工裁员之际坚持扩张并积极招聘新员工的策略,无疑在媒体和公众中激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林万森原本并不想理会这些无端指责,但香江媒体似乎对他的大陆身份,有着浓厚的兴趣,不断挖掘并放大这一点,质疑他的导演能力。

香江的电影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许多电影人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相比之下,林万森可能显得相对陌生和不够专业,这使得一些从业人员对他的能力和前景持怀疑态度。

其次,林万森的电影项目与香港主流电影的类型和口味不符。

香港观众通常喜欢动作片、喜剧片等商业大片,而林万森的电影项目则更注重文艺和深度。

如果只是娱乐媒体的质疑,林万森尚能心平气和地应对。

但是,向来稳重的明报,不知为何也加入了战局,以他在大陆被禁三年的事实为依据,对大陆的电影体制,进行肆无忌惮的攻击。

在这样的压力下,林万森决定以行动说话。

他愤然将《寄生虫》中金家父亲的角色名字改为了金永,以此回敬金庸和他的明报。

不要以为这样的回击很无力,君不见武植只是听了老婆潘氏的话,少给施耐庵吃了一只鸡,就被写进书里遗臭万年。

面对全香江媒体对林万森的质疑和嘲笑,王庆锵和姜志强予以坚决支持。

但这场舆论风波,终究还是影响到《寄生虫》的选角工作。

在香港电影界,周润发的名字代表着票房的保证。

当林万森决定邀请周润发,出演《寄生虫》中男二号的时候,他的初衷是基于对市场的研究而作出的判断。

周润发的加盟,无疑会为电影增添不少星光,同时也是在为他的野心之作——《卧虎藏龙》提前练兵。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际,周润发突然以档期冲突为由,撕毁了早前已经签订的合同。

这一消息对于林万森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站在窗前,俯瞰着香港的霓虹灯,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