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可无不渡者?(1 / 2)

面对徒孙这略带挑衅意味的回答,张三丰连忙捂住了他的嘴。

不光是张三丰,众人皆以为张无忌所说的乃是“反话”。

当年上武当山为首者便是空闻方丈,而方才空闻方丈又口口声声说殷素素是妖女。殷素素又是在空闻面前自杀的。自然张无忌说的“高兴的事情”,那就是极不高兴的事情。

张三丰止住了张无忌的口舌后,他便说道:“空闻方丈,贫道今日前来并非是为小徒和徒媳的旧事。而是有事相求。”

听到“有事相求”四个字,少林众人均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众人还未从方才的凛然杀意当中回过神来,对方却说不是来打架的。这转变未免太快了一些。

空闻方丈望着张三丰说道:“张真人言重了。贵派与我少林在江湖上乃是并驾齐驱......”

张无忌闻言,又是忍不住一声嗤笑。

虽然面对张无忌的嘲笑,少林众人多有不爽。但也还没到跟一个孩子一般见识的程度。

空闻方丈继续说道:“张真人近百年来,乃是这江湖上的武林魁首,武学宗师。而你们武当又是自成一家。又有什么事情,能求得到我少林的头上?”

张三丰随即也是开门见山,将张无忌往前一推,他继续说道:“贫道这小徒孙当年中了玄冥神掌的寒毒。只可惜贫道无能,这两年来想尽办法都无法将他体内的寒毒祛除出来。而能救治我这小徒孙的唯一办法,便是学全九阳神功,以阳化阴。贫道当年服侍觉远大师,虽蒙觉远大师传授‘九阳真经’,然这部经书博大精深,贫道其时年幼,所学不全。”

“然天幸之事,当年觉远大师荒山诵经,有幸得闻者共是三人,一人是贫道,一位是峨嵋派创派祖师郭女侠,最后一位便是贵派无色禅师。只是当时贫道年纪最幼,且资质最鲁,又无武学根底,三派之中,所得算是最少的了。单凭贫道一家的九阳神功残卷无法医治贫道这小徒孙。因此贫道愿将所学到的‘九阳真经’全部告知少林派,亦盼少林派能示知所学,双方参悟补足,故而前往少林,请诸位大师以慈悲为怀,救贫道这小徒孙的性命。”

空闻方丈听完,沉默良久后说道:“我少林派武学,自达摩祖师东渡至今已经传承八百余年。后世历代高僧更是青出于蓝创下了本派七十二门绝技。但数百年来从无一名僧俗弟子能练到十二项以上。张真人所学自然是冠绝古今,可惜敝派列位祖师传下来的武功太多,便是只学十分之一,也已极难。张真人再以一门神功和本派交换,虽然盛情可感,然于本派而言,却为多余。”

空闻方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张真人也承认武当武功,源出少林,今日若是双方交换武学......”

张无忌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别人不知道原委,但他前世可是得到了完整的九阳神功,对于九阳神功的来历自是了然于心。

张无忌心中想道:“九阳神功乃是脱胎于北宋末年,武林奇人黄裳前辈,所撰的九阴真经。这部武林奇书南宋时期流落武林,因而引起纷争。昔日全真祖师王重阳前辈为平息武林纷乱,提议在华山之巅比试,除了争夺天下第一的名号,还有就是这部武林奇书的归属。”

“王重阳前辈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技压群雄后,便保藏这部奇书。后一儒道释三修的雅僧曾与王重阳前辈于黄鹤楼斗酒。王重阳前辈不敌,将此经文借阅斗酒僧人。这位前辈感九阴真经注重阴柔,于是反其道而行之,与自身所学相结合令创下了九阳真经。将内功心法写于楞伽经夹缝之中,期待后世有缘之人。那位前辈只是将功法留在了少林,但这九阳神功几时成了少林的了?”

不过张无忌转念一想,感觉也对。当初义父谢逊留于少林,在义父死后,少林也将义父所学的一气混元功,狮吼功,标榜为少林的绝技。若非当时崆峒派的人还没死绝,他们估计也得把七伤拳也定为少林绝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