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懂不懂伟大的东方智慧啊?32(1 / 2)

其实,湿婆一开始也十分厌恶达刹的顶撞之举。

无论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是按照印度的阶级划分,达刹这个弱势的下位者是绝不应该顶撞三相神的。

但在长时间的冥想中,湿婆逐渐掌握了更多知识。

梵天生了“心生子”,意为他未曾与女子交媾就创造了儿子,这是一种对精神修正的隐喻,是原初想象在经历愈来愈多恐惧之后的扭曲和折叠。

达刹的诞生,是梵天对自然的反馈。

达刹这个词也有技术高超者之意。他很擅长适应自然的变迁,他的手段是通过火祭建立文化。

火祭意为控制和驯化野性自然,使之为人类所掌控,成为可控可预测的对象,由此减轻人类的恐惧感。

火祭是对驯化的隐喻。

火祭是对火的驯化,将火限制在祭坛中;火祭是对水的驯化,将水限制在水罐中;火祭是对动植物的驯化,其中一些成为吉祥的祭品,另一些成为不吉的异端物品。

火祭用规则、条约和习俗驯化人类,每个人都在火祭中有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并投射在社会中。

火祭将森林转变为田地,将野兽转变为宠物和负重家畜,将男人转变为丈夫,将女人转变为妻子,将人类转变为种姓、族群和社会成员。

由此,火祭创造了阶级。

火祭是人类活动的核心。它将社会视为一个人体,并将原人的各部分肢解为阶级的建立,人类的区别和划分。

梵天通过达刹成为自然的主宰和文化的缔造者。在驯化过程中,火祭赐予丰裕、安全,并由此终结恐惧。

达刹是众生之主,他想要控制自然,并从此获得安全感。

达刹是最重要的男人,可他却秉承了动物的本性,犹如丛林中的雄狮,用力量征服和控制他的母狮群。

他发现自然中有两种神灵,一种是住在天界的天神,另一种是住在地界的阿修罗。

被阿修罗所占据的地界,有着社会需要的一切财富:植物和金属。

天神则提供必要的手段:热、光、风、火、雨,将地界的财富提取出来。

在天神的帮助下,达刹得到了阿修罗储藏的财富。所以对达刹而言,天神是“神”,阿修罗是“魔鬼”。

举行火祭是为了让天神更强大,能够打败并杀死阿修罗。

达刹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天神,与之建立姻亲,这是一种交换关系。

如果天神或他的女儿与他意见不合,他便发怒。

火祭即驯服,而达刹天生便擅长用火祭驯服与统治他人。长期掌握这种力量,让他变成保守的规则制定者,甚至不容易湿婆践踏他的规矩。

湿婆身为三相神,虽然可以超脱达刹的规矩,但始终都在宇宙万法的命运轨迹中。

为了维护世界的平衡,他也不能轻易动用毁灭之力把达刹直接人道主义消灭。

“湿婆,这世间万物都是在我达刹的引领下前进。所有生灵都应该尊重我,信奉我订立的规则。而你,你除了弃绝避世,根本没有为这个世界做出分毫贡献!”

达刹愤怒地质疑湿婆的地位。

在他看来,自己的父亲梵天创造了整个世界,伟大的世尊毗湿奴拼命维护着世界。

只有湿婆不问世事,还时不时搞出点幺蛾子,破坏已经制定好的规则。

返回